对话千年文明|第六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临洮县开幕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金秋九月,对话千年文明;人文临洮,喜迎八方宾朋。9月23日,以“世界的马家窑·马家窑的世界”为主题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项活动—第六届马家窑文化节在定西市临洮县开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理论研究室主任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王明辉,省文旅厅副厅长龚佳佳,以及定西市、临洮县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微信图片_20230924234321.jpg

本届马家窑文化节以“世界的马家窑·马家窑的世界”为主题,与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深度对接,通过精心安排马家窑文创产品宣传推介会、陶色焕彩•文明初光——马家窑彩陶珍品主题展、“彩陶艺术之光”学术报告会、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暨马家窑遗址考古挖掘10周年纪念活动策划方案研讨会、临洮县旅游集散中心启动运营暨中国洮砚博物馆开馆仪式、马家窑文化专题纪录片《马家窑·中国之前的中国》研讨会以及大型水幕实景演出《再现貂蝉》首演仪式和文旅推介等21场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为广大马家窑学术爱好者和游客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交流、学术研讨、互鉴共享的重要平台,为马家窑文化的深度开发和长远保护增添了新动能,实现了新突破。

微信图片_20230924234340.jpg

马家窑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和临洮最珍贵的文化品牌,以其光彩夺目、造型优美、图纹丰富的彩陶著称于世,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与敦煌文化齐名的甘肃两座“文化富矿”之一。

近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临洮县抢抓“一带一路”和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和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工程,把马家窑文化作为最珍贵的文化资源,持续扩大“世界马家窑、命名在临洮”的品牌效应,本着“做亮祖业、做活事业、做大产业”的原则,坚持文化为媒、产业为线、合作为向、发展为本,多维度、全链条、立体式推动文化资源、文旅产业、文化品牌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文化资源“软实力”向经济发展“硬支撑”的转变。

38aa89b0287b58fa2df0e1424ce1d5b.jpg

据统计,近年来临洮县先后挂牌成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等考古机构4个,累计开展马家窑、寺洼遗址考古发掘10次4000多平方米,收集陶石器、骨遗骸等文物样本60多万件,馆藏文物7000多件(套);谋划实施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马家窑遗址游客接待中心、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达28亿元,颁布实施了《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开发古迹游、研学游等精品文旅线路7条、文创特色产品28种,文旅融合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924234404.jpg

临洮县委书记许树德表示,“举行第六届马家窑文化节不仅是临洮县做响做亮马家窑文化品牌、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提升临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促进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更是为明年举办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暨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10周年纪念活动的预热造势。这对我们进一步挖掘马家窑文化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面提升马家窑文化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产生重大而积极的促进作用。”(兰芝)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Copyright©2007-2023
  • 京ICP备05064792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808号
  •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10120170050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209号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