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在这阳光热烈、树木繁茂的九月,走进洛阳市宜阳县高村镇,连绵绿树映入眼帘,清脆鸟鸣充满耳畔,让人感到心悦神怡。位于镇上石村村的“嘉禾百货”,在老板陈晓英的悉心经营下,不仅是一家商品齐全的零售店,更成为了一个温暖人心的“爱心驿站”。
建起一个家
尽管以“码”为主的现代化支付方式已经普及,但在“嘉禾百货”收银台的抽屉里,仍然放着不少五毛、一块、五块……这样的硬币纸币。
“我们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来店里的很多都是上年纪的老人,有的没有微信、支付宝,所以我就备了零钱,方便现金支付、找零。”在石村村开店多年,对于那些常年“照顾”生意的伯伯大娘们,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陈晓英很愿意为他们留出一份便利。
店内面积不大,但货品一应俱全、分类明确。“今年我购买了新的货架,客户经理帮忙做了整体规划和分区指导,空间比原来利用得更充分!”陈晓英从老人购物习惯出发,特意将分区指示牌设置了大字体,减少老人购物障碍。
米面油作为生活必需品,占据了店内消费的重要一环,有些老人体力不足,面对这些有“重量”的商品,却也不必担心,陈晓英的“送货上门”服务,可以免费帮他们送到家中。此外,陈晓英还与银行、快递开展合作,提供收发包裹、代缴电费话费、订阅报刊等服务,把小店打造成“一站式”购物之“家”,顾客上门一趟,不但能买到称心的商品,更能享受购物之外的生活便利。
温暖一颗心
“嘉禾百货”门口,有一排“爱心座椅”,这是陈晓英用闲置家具改造出的“休息区”,桌几上放有凉茶,过往的顾客、邻里可以在此歇脚休息,在这里享受山村的宁静和清凉。
店内的电视里播放着豫剧,吸引了一群老人围坐观看,有的听到兴起,还跟着哼唱了几句,尽显愉悦悠然。这台电视机,也是陈晓英在整店改造后新添的设备,平时她会放一些戏曲、电视剧、广场舞等节目,为村里留守老人们的日常增添一些精神娱乐。
除了“休息区”“影音区”,陈晓英还在店里设置了“健康区”。“我们会给有需要的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做记录,帮他们监测健康状况!”店中心放有血压仪、体重秤、记录表和常用的解暑药品,客户经理和陈老板一起,把便民服务角扩展为党建服务角,持续开展关爱老人身心健康的志愿活动,为乡村老人们送去爱心、筑起暖巢。
彰显一片情
经营用心用情,是陈老板以情留客,让经营更鲜活、更温暖的理念提升;服务走深走实,是终端服务走进农村、深入群众的深情延伸。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洛阳市烟草公司宜阳县分公司以“美丽终端、幸福乡村”为目标,把农村终端作为担当社会责任、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阵地,充分考虑零售客户经营需求和店铺定位,帮助农网客户提升经营水平,不断拓展群众服务半径,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切实增强“老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陈晓英的店铺“嘉禾百货”就是因地制宜、因店施策的典型案例,通过不断转变经营理念,优化店铺环境、增强服务体验,这家小店一步步成长为有活力、有温度的特色终端。
乡村振兴、农网更新,正如“嘉禾百货”的变化一般,从“物质加油站”到“爱心补给站”,烟火气十足、人情味更浓。越来越多的邻居、老人,喜欢到陈晓英的店里转转坐坐,在这小小山村百货店里收获良好的购物体验和满满的情意关怀。(孙飞飞)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