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中储粮的“大粮商”冲动,比大火更可怕

郑风田

黑龙江省林甸县中储粮粮库的一场大火,过火仓位储存粮食5.14万吨,1000吨粮食转眼间化为灰烬,损失惨重。然而,这只是看得见的损失,其实近年来中储粮暗中发生的种种操作,如果不加以遏制与校正,长远来看将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效率损失。

一场大火烧出了中储粮存在的问题,也昭示着我国应该对现行的粮食储备制度进行深刻反思,对国家储备最优储备规模,国储、地储、民储各自应该承担的最佳比例,如何遏制“大粮仓”变“大粮商”的逐利冲动等重大问题进行更明确的界定,防止其逐利行为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

粮食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粮价波动大,对农民与消费者都造成巨大影响。为了平抑粮价,国家通过建立粮食储备库,在丰产时把粮食收购储藏起来,在减产时再拿出来销售,这是“储备粮”的最直接来源。

中储粮作为“国家大粮仓”,主要职能是要完成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任务,要“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然而,近年来中储粮发生了太多的丑闻,诸如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原库主任涉嫌贪污、挪用公款“上千万元”,中储粮河南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侵吞巨额公款潜逃国外等。今年5月初,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中储粮的审计报告,报告指出中储粮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执行国家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这次黑龙江的大火也是其直属库逐利造成的。据央视报道,事发粮库核定仓容量为7.6万吨,该库实际储存粮食14.7万吨。收购的储备粮食多得没地方放,露天存放,而同时地方粮仓却“吃不饱”。其背后是一个利字,因为多储备可以多拿国家补贴。超过核定仓容量7.1万吨的粮食存放一年就可获得610万元的保管费。

比这些“小利”更严重的是中储粮近年来屡屡不满“大粮仓”角色,坚决要做“大粮商”的强烈冲动。中储粮在垄断了国家粮源之后,近年来胃口很大,不但在执行粮食调控时屡屡被质疑逐利倾向,比如低价吸、高价出,还私下搞了兼业的经营业务,快速向“经营贸易”转变,2008年试水,而且越做越大,获利颇丰。这些逐利行为不但包括从事粮油加工、物流等商业、贸易业务,还搞粮食加工企业委托业务,为其他粮食加工企业代收代储粮食。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更是在2009年提出加快延伸产业链,转变为“大粮商”。中储粮要突破“国家粮仓”本位职能,全面进入粮食经营、销售、加工市场。

中储粮这种既当裁判员又想当运动员的兼职逐利行为,引起其他粮食加工企业的极度恐慌。因为它借助国家的资金收粮,坐拥国家大粮仓,如果再搞粮食加工贸易业务,其他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日子就没法过了。

中储粮要回归本位,做好本分工作:执行国家的政策调研职能,定位为非营利粮食政策调控部门,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其实,从提升我国的粮食加工行业水平来看,中储粮也必须回归其本位,必须定位于“非营利”,为我国粮食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让其他的粮食加工企业去经营。国家根本不缺中储粮经营业务赚的那点钱。只有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国的粮食加工水平才能真正整体提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