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中式生活】邱淦清:寻找茶性

本刊记者 曹海鹏|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明霞

站在位于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珍贝大厦邱淦清的办公室落地窗前远眺,天坛公园那鎏金宝顶的祈年殿和蔚蓝色天空仿佛融成一幅画。温暖的阳光洒进房间,宾主在相互谦让中落座,邱氏茶道开始了。

俨然玩家

烫壶、置茶、温杯、冲泡、分茶,邱淦清熟练地专注于每一道工序。几分钟过后,一杯热气飘渺、晶莹清香的普洱就在眼前了。

作为国内领头羊绒品牌掌门人,中和珍贝羊绒董事长邱淦清一向低调,然而这位企业大佬在爱茶人士中的名气很大,甚至有茶友称他为“茶痴”。

邱淦清酷爱家乡浙江的安吉白茶,在海拔800多米、云雾缭绕的安吉大溪山上有他500亩白茶园,为了表达这份钟爱,他干脆将其取名为“淦清白茶”。淦清白茶包装简朴,初次赠送好友往往不以为然,但懂行之人一旦品尝便欲罢不能。

邱淦清收藏多年的普洱生茶也是备受京城茶友追捧的一款珍品,曾有一位茶友这样描述:“那是怎样的好茶啊,一小块普洱轻投紫砂茗壶,加入沸水涤尘润茶,又一注沸水冲下,瞬间枝叶纵情舒展,茶汤鹅黄透亮,香气扑鼻。十几遍冲泡,汤色仿佛如初,直到曲尽人散,才变得淡然清莹。”

种茶、品茶、有闲的时候还会带上自己珍藏的名茶与茶友们相约斗茶。邱老板俨然一个玩家。

茶性经商

“商界的喧嚣和艰辛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我这些年玩茶,其实也是在寻找自己的茶性,寻找懂茶性的合作者。”面对外界将其称为茶界玩家的说法,邱淦清这样向记者坦露心迹。

“眼前这杯香茶清明安静,就好像做人一样,一旦精神安定了,心就不再浮躁,不会轻易被外界干扰,判断力也会增强。”邱淦清边分茶边说茶,“烫壶注重的是态度;置茶犹如取舍,依人选茶;温杯是沟通;冲泡是经历;分茶时,虽然看似杯杯相同,却又会因时间的缘故,令香茶入口的温度和茶味有所不同;品茶时,初一入口会略感苦涩,然而咽下去后又有余甘,令人回味无穷。”

1986年,邱淦清初到北京,面对宽阔的长安街、繁华的王府井,这位来自江浙乡镇的小商贩既激动又茫然。从为批发市场加工连衣裙、贩卖羊绒衫,到在湖州老家建立羊绒衫厂,直至打造出国内知名的珍贝羊绒,回首这27年的经历,邱淦清认为,品牌的影响力代表着市场的肯定,亿万富翁的头衔是辛苦付出的回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是政府和人民所给予的鼓励,而只有坚持不断地寻找茶性,才是真正自我认知的过程。

“一杯茶,无论是苦涩还是甘甜,最终都将归于淡然。真实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本质其实是很简洁朴素的。”于是,就有了邱淦清的独特——

身处商界,没有常见的推杯换盏,从不靠近烟雾缭绕的牌桌,清茶、素食也能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没有保镖前呼后拥,没有豪车提神壮气,自己拎包,谦逊朴素,照样做成知名品牌。

“试想,老板一辆车动辄几百万,对员工却斤斤计较、变相克扣,员工能爱这个企业吗?如果企业对外宣称环保,私底下却到处排污害人,员工能从心里服你吗?”一向语气平和的邱淦清此时有点激动,“珍贝能做到无论任何时候抽查污水处理厂都合格。我们不用请客送礼,更不用遮遮掩掩、口是心非。你没做亏心事,没有对不起人,每走一步都坦荡安然,要保镖干什么?”

在邱淦清心中,清澈的正念是茶性。

自然取舍

专注及自然取舍是茶性。

这些年,一些行业因为暴利而吸引众多企业趋之若鹜,而邱淦清却坚持不单纯用金钱衡量,不跨行业比较,只精耕羊绒、丝绸为主要原料的服装。他把企业的目标确立为三个认可,即在企业得到员工认可,在行业得到同行认可,在市场得到消费者认可,成为健康企业、幸福企业。

羊绒有软黄金之称,原绒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品质,为此,珍贝依靠多年积累建立起自己的绒源,不惜代价打通全产业链,从原料收购到梳绒、染色、纺纱,从设计、成衣到检测,实现全程控制。

全产业链模式优势凸显。

“只有珍贝羊绒敢把黑色和白色混织成一件成衣,因为我们的羊绒衫怎么洗都不掉色。”说起自家产品,邱淦清露出孩子般自豪的笑脸。

今年“3·15”,很多企业被曝光羊绒掺假而遭查处,而邱淦清却在悠然品茶。

“很多品牌无绒源,产品含量不足,想赢得市场就走价格战路线,而我们珍贝却不用跟进也无需跟进,专心做自己。”不请明星代言,不砸广告、不打价格战,邱淦清相信,客户对产品品质自有理性的判断。

邱淦清的自信还建立在对企业的深刻认知上。“健康的企业永远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我们要细水长流而非因竭泽而断流,健康的企业永远要懂得尊重经济规律而赢得优势。”

茶文化之美,源自饮者的静静品味。27年商海跌宕起伏,邱淦清在品茶与论茶中无时不在体味着做实业的美感。秉承“茶性”经商理念,所憧憬的幸福企业在慢慢向他走近,恰如他本人,性情温和而气派浩荡。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