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日本买中国国债是在挖坑

钮文新

5月13日,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宣布,经中国相关部门许可,日本获准最多可购入650亿元中国国债。国内有评论说,这是日本第一次获准购买中国国债,也是发达国家首次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进。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

最近,中国央行又开始启用3月期央票发行了。这说明,央行的政策工具期限正在变长,而其背后的含义可能是国际投机资本——“热钱”流入中国的速度正在提高。这显然不正常。

最近被热炒的“克强指数”显示,中国经济非常疲弱,实体经济和就业都发生严重的困难。中国经济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真正解决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问题,这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正确性”问题。

要做到“正确性”,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在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的松紧具有不可忽视的相对性。其一,货币收紧条件要与自身的过往状况相比较;其二,货币松紧条件要与境外、尤其是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条件的松紧相比较。我们过去只盯着中国货币条件和国内过往情况相比,而对于强大的外部干扰或是不以为然,或是无能为力。

其实,更大的陷阱正在我们身边布局。5月14日,G7会议结束之后,日本带头提出将增加人民币在其外汇储备当中的比重。这实际是说,发达国家政府将加入中国外汇供给的大军,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货币条件极度宽松的情况下,无论中国央行构建多大的“货币池子”,这样的做法都会“淹死中国”。同时,无论各国政府购买量多大,都会极大地激励“国际套利资本”进入中国的信心。

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应对这一重大行动,因为它会导致人民币“超乎寻常地快速升值”,而当中国经济垮掉后,这是一支巨大的“做空人民币”的力量。

原理大致如下:发达国家持有人民币,意味着人民币货币供应量需要相应增加,必然引起人民币M2(广义货币)增速加快;中国今年给定13%的M2增速,所以央行不能无视M2的快速增长,势必出手压制。结果是:人民币外部需求挤压内部需求,使得中国表面上看货币供应量挺大,M2增速挺高,但国内企业将体会到货币条件趋紧。这会迫使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而国内企业加速走弱。更重要的是:中国货币政策将更为有效地被发达国家控制。

我们现在必须放弃13%的M2控制目标,让M2的增长迅速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考虑境外人民币需求,使货币政策真正保持中性,坚决捍卫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而长远之策,我们必须尽快研究。

安住淳说,考虑到日本在外汇资产运用方面的情况,一开始小额购入中国国债比较合适。这就是说,未来有可能的话,日本会加大中国债券购买力度。如果日本敢进,其他发达国家呢?是不是会导致发达国家政府围攻人民币?问题很严重。

克强指数

英国《经济学人》2010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源于李克强总理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该指数推出后,受到众多国际机构认可。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