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房价推高了通胀

当高房价推高了通胀,大家以为买房能抗通胀,于是一旦能支付首付,便继续买房,哪怕空置着也要买,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陈思进

3月份,中国69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美国CNN财经版刊文称,“新的限制,引发了中国房地产争夺”。

近日,另一条引人关注的新闻,就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6.24的关口,刷新了汇率的新高纪录,即期交易市场则再次触及涨停位,这是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第二次触及“涨停”。

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直接后果,首先是出口导向型企业承受越来越沉重的汇兑贬值压力;其次,热钱的不断涌入,对国内的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将造成影响,比如房地产。

因为股市不振,金价又大跌,大家以为只有房子才能抗通胀。所以,出现各大城市争夺房子的现象,推高了房价。许多网友因此认为,是通胀推高了房价。

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经济的高通胀主要由两个原因驱动:首先是相对供应商品的需求增加。其次,在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总水平超过了经济增长,市场价格的总水平上升了,每个货币单位能够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却减少了,这反映了对货币购买力的侵蚀。简单地说,是货币超发贬值了购买力。

众所周知,在通胀的年代借钱消费是明智之举。因为从银行借来的钱很值钱,偿还的却是贬值的钱,通胀侵蚀了钱的价值。举例来说,当你去银行签下一纸买房合约,银行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的购买力被稀释,而你却大获全胜,因为你够精明,懂得以负债来抗衡通胀。这也是银行一直以来所宣传的: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借贷消费模式。

但借贷消费模式的盛行,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小泡沫产生的根源。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物价由供求关系而定。如果大家都不靠借贷,那么房价的涨跌就只能随着收入的涨跌上下起伏,反映的是合理的供求关系。而一旦人人都可以借贷了,当大家手中都有了“明天的钱”,这时人的购买力已经和他的实际收入脱节了,市场的供求关系立刻被扭曲。用尚不存在的明天的钱去购买房子时,那种不实的“求”便无限增大,房价自然急剧上升。

那么高房价为何能推高通胀呢?试想一下,你买房借来的贷款,即5倍到10倍的货币杠杆,而当大多数人都用贷款买房的话,贷款总额肯定超过原先的货币供给量——货币超发。房价越高,M2(广义货币)就越大!根据央行今年2月份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M2余额达到99.86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一,不推高通胀才怪呢!

而当高房价推高了通胀,大家以为买房能抗通胀,于是一旦能支付首付,便继续买房,哪怕空置着也要买,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房价越高——通胀越甚——越要买房——房价越高,这就是金融上的“狗追尾”现象:房价上涨时,推动土地价格上涨,而土地价格上涨再倒过来推动房价上涨,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结果必然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目前,中国的高房价显然已经出现了绑架实体经济迹象,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怎么办呢?一句话,房价必须理性回归,摆脱“狗追尾”的窘境,进入和房价上涨时相反的良性循环。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