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经济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我国多次经济刺激政策实践均引发同样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每一次经济刺激后,经济资源向国有大型企业集中,向房地产领域集中,较难惠及广大中小型企业,房地产价格上升更是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

项峥

今年一季度,美国与中国——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经济体,面临着引擎失速的风险,经济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4月16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降至3.3%,比此前的预期下降了0.2个百分点。

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将左右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考虑到经济信心支配消费与投资行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因此微观层面经济信心举足轻重,将直接决定宏观经济回升的时机。

目前看,我国经济层面经济信心有所消退,应高度警惕。

一是制造业景气指数下降。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6%,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增长动力趋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4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没有在去年产成品去库存进程结束后,及时增加库存。这种情况表明,企业对未来的经济信心出现下降,制造业企业再库存动力存在不足。

二是大多数企业家经济信心较弱。据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2.4,比企业景气指数低3.2点。从企业景气指数的分行业看,企业景气指数回升较多的行业有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分别环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0点和1.5点。从企业景气指数的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景气指数回升幅度高于中型和小型企业。可见,当前宏观经济房地产热的特征较为明显,而广大中小型企业经济信心依然较弱。

从根本上说,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实质差别,仍然是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要实现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经济在线修复,就需要不断增强微观层面的经济信心,提升微观经济主体消费与投资的意愿,扩大社会需求,增加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但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房价高位运行,社会保障还不完善,使得大部分居民即使有钱也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客观上造成我国微观层面的经济信心较为敏感与脆弱,扩大消费需求任重而道远。同时,几千年以来的“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在左右,现代社会倡导的创业意识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宏观经济增长的前景。

虽然通过经济刺激政策,可以暂时缓解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但我国多次经济刺激政策实践均引发同样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每一次经济刺激后,经济资源向国有大型企业集中,向房地产领域集中,较难惠及广大中小型企业,房地产价格上升更是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更为麻烦的是,经济刺激政策并没有带来微观层面经济信心的持续上升。往往都是刺激政策效应一衰减,微观层面经济信心马上就下降。

当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微观层面经济信心消退之时,宏观经济政策又面临重大抉择,是继续以往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还是通过结构型调整政策,尽快推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确实不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