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稀土永磁不再吸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朱日岭I内蒙古、香港报道

“再也不会有过去10年那样的好时光了!”香港天利和集团(下称天利和集团)董事长赵孟光这样感慨。当时,稀土产品的利润超过30%,赣州工厂500台全自动切片机满负荷运转,这样的好时光,已一去不返。

2013年,尽管“稳增长”替代了“保增长”,但稀土行业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元旦刚过,赵孟光位于江西赣州的分厂便提前放假,直至二月二龙抬头,车间的开工率尚不足三成。而此时,中国稀土深加工企业也正集体经历着深重的危机。

暴涨神话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是邓小平同志讲的。讲这话的时候,中国稀土探明储量一度占全世界的90%。目前,全球80%~90%的稀土生产量和贸易量仍然由中国供给。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

而稀土永磁是指稀土金属和过渡族金属形成的合金经一定的工艺制成的永磁材料。其中,钕铁硼永磁体因磁能积高,被称为“永磁之王”,被广泛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电话、磁悬浮列车、风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珠三角的商人大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广深高速一堵车,全球电子产品价格便会动荡。”珠三角的电子产品和配件,经由广深高速输送到香港和海外,24小时车流滚滚,川流不息。而稀土永磁厂也大多建在“珠三角”一带。

16年前,20岁的赵孟光,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仅仅6年的打工生涯就净赚300万!“那时稀土行业是人间名副其实的梦工厂,有点石成金的感觉”。2003年赵孟光在深圳建厂,后组建香港天利和集团出任董事长。

“2003到2011年是稀土永磁行业风生水起的几年,这几年在这个行业里傻子都可以挣到钱。”赵孟光介绍。36岁的他已经坐拥上亿元资产了。

2010—2011年,这个行业的暴涨神话可谓登峰造极。以稀土金属钕为例,当时一天可涨5万元,最高价一度为160万元一吨。另一材料镝铁的价格最高达1300万元一吨。稀土从“白菜价”到“白银价”,以天利和集团为代表的众多钕铁硼企业品尝到了“飞涨”的稀土价格所带来的甜头。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赵孟光甚至把自己的网名都改成了“让稀土飞”!

天利和集团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钕铁硼的生产厂家。“但现在,像我们这样技术成熟的企业也步履艰难。”赵孟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稀土不稀?

然而,火爆的行情下却隐藏着危机。2011年以来,各地游资纷纷开始进入市场,对稀土原矿和成品进行炒货、囤货。各地成立的稀土交易所几乎形同虚设,似乎从来没有在交易所交易过。

“我们原来利润率是30%,现在几近零利润。更有些公司为了生存,销售价低于成本价在卖,目前已经是‘稀土不稀’了。”赵孟光无奈地感叹。

从2012年到现在,稀土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不仅如此,我国稀土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外稀土产能释放的压力。

资料显示,稀土金属镧、铈、镨、钕、铽以及金属镝的价格近来均有大幅下跌。价格下跌的同时,来自海外的压力也不可忽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多家稀土永磁企业称,公司订单减少了很多。

外行人眼中的朝阳产业,现在却成夕阳西下。“我们的钕铁硼市场销售的纯利均同比下滑70%以上,像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现在已是骑虎难下。如今,稀土深加工企业开工率能到50%就很不错了。”最令赵孟光感到担心的是,接下来几年稀土永磁产业的市场增长空间并不明朗。

2011到2012年,珠三角和江浙地区的电子制造业发展迅猛,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随之扩张。短短两年,珠三角的切片机由2000台左右迅速发展到了上万台!江浙地区的切片机则从1万台左右扩充到了约4万台。

“比如珠三角、江浙一带,作坊式的小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规模小的工厂切片机只有10多台。低水平的扩张导致整个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赵孟光感叹道,“这对整个行业伤害最深。”

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和正规的稀土永磁生产企业相比,这些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小工厂更具竞争力。一方面,这些小工厂可以不受场地限制、政府监管;另一方面,稀土冶炼和生产不受‘指令性生产计划’的约束,也节省了环保设备方面的花销,即使把价格压得很低,利润也相当可观。”

虽然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不断地出台整合政策,但像天利和集团这样生产稀土永磁的民营企业根本无法享受到国家稀土扶持基金和银行免息贷款。

“国家稀土扶持基金设的门槛比较高。要求专利、税收等硬性指标。而银行也借着稀土行业不景气的理由,限制贷款。”赵孟光对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

走出困境靠科技进步

过山车似的价格波动,让政府开始对这个行业进行产业规划。江西、内蒙古等稀土主产省区先后规划了动辄上千亿元的产业园区,不仅规划了大量的冶炼分离厂,还有不少的深加工企业。

2010年,赵孟光正是看中了江西赣州稀土资源和配套设施的成本优势,天利和集团在赣州投资1.28亿,配置全自动线切割机器设备100多台,全自动的钕铁硼电镀生产流水线,年生产钕铁硼成品可达2000吨。

赵孟光认为在困境面前,企业也是有发展创新的动力:“越是困难,就越是有生存的渴望。”

为了应对困境,赵孟光开始开拓销售渠道,在深圳总部的营销队伍不断出国考察参加展会。他同时还在香港设立公司,掌握独立的进出口权,打造国际化发展平台,提高竞争力。

在他看来,稀土生产企业到了整理思路的时候了:“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来不及做调整来不及学习,可能还存在一些缺点。”

污染是稀土行业一大痼疾。钕铁硼成品需要表面电镀,有电镀就有污染。天利和集团以“打造磁铁绿色生产基地,创建全国首家样板车间”为目标,依托工业园区内的电镀工业集中处理中心,投资建立了全自动电镀生产线。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工艺流程都做到无尘无烟、环保节能。

“更规范的生产模式,可能是稀土生产企业未来的生存资本。在困境面前,我们只能选择科技进步。未来利润的大小将只取决于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赵孟光说。

参与稀土永磁行业的竞争者中,既有改制后焕发活力的国有企业,也有二三十年市场积累的民营企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赵孟光不敢妄言。目前可以做的,只有丰满自己!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