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房子“玩”不得

  “玩”房的人,对房子是占而不用,只是纯粹的占有。这类需求应成为房市调控甚至打击的首要对象。

宋光茂

人们通常认为,房屋需求包括居住和投资(含投机)两部分。但综观当今房市,还有另一种需求漏“网”了,这就是由“拥房倾向”或者说“恋房情结”而产生的“玩房”需求。或许这种需求对房市更有冲击性,是房市最典型的泡沫成分。

近日,有友人竟说:“人们喜欢养猫养狗,我就喜欢养几套房子。”听了此言,笔者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人们对房屋还有类同于对宠物一般“玩”的需求!

“玩”房的人,房子在他手里,既不住也不租更不卖,就是赏。他今天到这套看看,明天到那套转转,欣赏着他拥有的房子就心花怒放,可能他的感觉就如同欣赏古玩的人一样,或者像牵着可爱的小狗小猫的主人一样。在这样的房主眼里,房子已经不是建筑物,而是异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或者娱乐用品。

或许这类房主太喜爱房子了,以至于房子能使他大脑里产生一种类似多巴胺的物质,令其心旷神怡。这时候,房子在他那里已经被异化为类似于鸦片、冰毒之类的东西,用过就舒服,不用就难受。

房子一旦成为这些人的玩物,需求的价格弹性就不那么灵敏了。他只要看到喜欢的房子,有闲钱要买,没闲钱千方百计凑钱、贷款也要买。于是,房市上有些房价显然高得离谱了,也总是有人买。大款置豪宅,小款置小宅。“玩”房的人,对房子是占而不用,只是纯粹的占有。对财物的所有权通常包括占有、使用、处置等项权利。“玩”房的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只表现为占有这一项权利。

“玩”房需求导致房屋资源的巨大浪费,大量房源闲置,房市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是一部分人的基本居住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以房做玩物。为此,这类房屋应成为房市调控甚至打击的首要对象。

“玩”房需求,源于人的贪婪本性。房子在当今仍是稀缺的东西,贪婪的人就要把稀有的东西占为己有。这和一些人迷恋稀缺的古玩、字画,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在“玩”房的人那里,这已经异化出房屋拜物教。

“玩”房需求虽然不以经济为目的,但异化出房屋拜物教,却是以房屋的经济价值为基础的。以稀缺而贵重,以贵重而崇拜。可以想见,目前美国底特律的房子不会成为玩房人崇拜的对象。

房市调控,政府为弓手,需求为靶子,一向如此。充分透视对房屋的各类需求,才能使调控有的放矢。现回首,玩房需求并没有纳入政府的调控范围之内,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被纳入房屋的需求分析视野之内,而这正是泡沫成分最严重的部分,房屋已经完全偏离了其本来性能。亡羊补牢,政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这部分需求的调控,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房市调控的关口后移,或许是抑制玩房需求的有效措施。综观已有的调控措施,基本上是作用于房屋的交易环节。关口设置于此,玩房需求往往从此关口溜之大吉。将关口后移后,让玩房者经济上玩不起,政治上玩不安,心理上玩不乐。今年3月28日发布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虽然不像国五条那样风生水起,但笔者以为它将会成为调控关口后移的一大杀手锏。

劝告玩房者,房子“玩”不得了。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经济学博士)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