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城市的伟大在于什么?

爱德华·格莱泽

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大城市中。然而,许多大城市往往声名狼藉,成了肮脏、犯罪、高价、混乱的代名词。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可靠的论据与分析向我们证明:城市其实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美好的希望;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创新和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美国,有2.43亿人口拥挤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那就是我们的城市。生活在东京及其周围的人口高达3600万,这里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城市区域。在一个空间如此辽阔的星球上,我们选择了城市。

作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人口密集区域,城市已经成为了创新的发动机。佛罗伦萨的街道给我们带来了文艺复兴,伯明翰的街道给我们带来了工业革命。当前伦敦、班加罗尔和东京的高度繁荣得益于它们产生新思想的能力。漫步在这些城市,触目所及的只有人类的进步。

在西方较为富裕的国家,城市已经度过了工业化时代喧嚣嘈杂的末期,现在变得更加富裕、健康和迷人。在较为贫穷的国家或地区,城市正在急剧地扩张,因为城市的人口密度为人们从贫困走向繁荣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尽管技术方面的突破已经导致了距离的消失,但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并不是平坦的。

事实上,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伴随着工业化时代的结束,20世纪后半期带给他们的并不是城市的辉煌显赫,而是城市的污秽肮脏。我们如何更好地吸取城市带给我们的教训将决定我们的城市人群能否在一个可以称之为新的城市黄金时代里实现繁荣发展。

城市是人员和公司之间物理距离的消失。它们代表了接近性、人口密度和亲近性,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实地交流的需要。

在美国,在大城市的大都会区工作的工人的收入比不在大都会区工作的工人高出了30%。这些高出的工资被较高的生活成本所抵消,但这并不能改变高工资体现高生产效率的事实。公司之所以能够承受设在城市所带来的更高的人力和土地成本,唯一的理由是城市能够带来足以抵消这些成本的生产效率优势。生活在居民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会区里的美国人比那些生活在规模较小的都会区里的美国人的生产效率平均高出50%以上。在其他富裕国家,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也同样巨大,在较为贫穷的国家,这一差距甚至更为明显。

有一种说法认为,即使城市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它们还是会让城市人口感到痛苦。但是,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的人们认为自己更为幸福。在城市人口超过50%的国家,有30%的人口认为他们非常幸福。就各个国家而言,即使考虑到本国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生活的满意度也是随着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而提高的。

许多来自遭遇困境的城市的官员错误地认为,通过实施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一个新的体育馆或轻轨系统,一个会议中心或者一个住宅项目,他们就可以领导他们的城市重现辉煌。毋庸讳言,任何公共政策都无法阻挡城市变革的潮汐力。我们绝不能忽视生活在铁锈地带的贫困人们的需要,但公共政策应该帮助贫困的人们,而非贫困的地区。

开发新的地产项目可能会为一座日益衰退的城市涂上一层亮色,但无法解决其深层次的问题。城市日益衰退的标志是它们拥有相对于其经济实力来说过多的住宅和基础设施。以开发建设为中心的城市振兴计划是非常愚蠢的。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

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重建的拥护者希望投入数千亿美元来重建新奥尔良。但是,如果将2000亿美元分配给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他们每人将获得40万美元,足以支持他们迁移到其他城市,或接受教育,或购买更好的住所。甚至早在洪灾之前,新奥尔良人已经做了一项很平凡的工作,即关爱那里的贫困人口。当需要大量金钱来帮助新奥尔良的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时候,投入巨资来建设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真的很明智吗?新奥尔良的伟大之处一直在于它的人民,而不在于它的建筑。

总之,市政府的职责不是为根本无法弥补成本的建筑或铁路项目提供资金,而是关爱它们的居民。一个能够为这座城市里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以便他们能够在地球的另一端找到机会的市长是成功的,即使这座城市的规模正在不断地缩小。

城市贫困与否,不应该基于城市的富裕作出判断,而应该基于农村的贫困作出判断。与一片繁华的芝加哥市郊相比,里约热内卢的贫民区可能看起来十分寒酸,但是,里约热内卢的贫困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巴西西北部的农村地区。

我们现在知道,郊区环境保护主义者已经过时了。在几乎完整地于城市中生活了37年之后,我又体验了郊区的生活,最后痛苦地发现: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相比,居住在树木和草地周围的大自然爱好者们消耗了更多的能源。

传统城市的碳排放更少,因为那里的人们不需要大量驾车出行。只有不到1/3的纽约人开车上下班,而开车上下班的美国人达到了86%。在美国所有的城市中,纽约的人均耗油量是最低的,因为纽约拥有广泛的回旋余地。能源部公布的数据表明,纽约州的能源消费量为全国的倒数第二位,这充分说明了纽约市公共交通的使用效率。

人类共同努力所产生的力量是文明取得成功的核心理由,也是城市存在的主要理由。为了了解我们的城市以及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城市,我们必须坚持这些理由,放弃有害的幻想。我们必须停止对住宅所有权制度的顶礼膜拜,因为它偏爱郊区的大型住宅而非高层公寓。我们也必须停止对乡间村庄的浪漫化。我们应该放弃这样一种过分简单化的观点,即更加便利的长途交通将会减少我们对于相互靠近的喜好和需要。总之,我们必须从“把城市看作是城市中的建筑”这种倾向中摆脱出来。永远不要忘记,真正的城市是由居民而非由混凝土组成的。

《城市的胜利》

作者:[美]爱德华·格莱泽

译者:刘润泉

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爱德华·格莱泽,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陶布曼国家和地方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拉帕波特大波士顿研究所负责人、曼哈顿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城市期刊》(CityJournal)特约编辑。

他侧重于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城市、住宅、种族隔离、肥胖、犯罪、创新等课题,并为《纽约时报》的博客Economix撰写过大量有关此类主题的文章。

韦尔比耶音乐节室内乐团音乐会

时间:02.28

地点:北京国家大剧院

享誉国际的韦尔比耶音乐节室内乐团首访中国;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得主基里尔·特鲁索夫领衔;从维瓦尔第到皮亚佐拉,跨越三个世纪的“四季”盛宴!

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时间:03.14—03.17

地点:上海兰心大戏院

狗兄弟来福和旺财离开家乡,走进城市寻找幸福。城里的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他们看到人生百态。(以上演出信息由大麦网提供)

现场音乐会:舞动,节奏

时间:即日—03.30

每周六15:00-18:00

地点:成都市武侯区大石西路86号2楼217号

世界上一切可以敲响的东西都可以创造出节奏。跟着我们的非洲鼓,伴着节奏,一起敲击,一起舞动,释放你内心最原始的音乐情节!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