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Win8前景不妙微软“昏招”自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辰越|北京报道

2012年10月,备受用户期待的Windows8(下称Win8)系统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于被平板电脑搅得鸡犬不宁的传统PC界以及快被iOS和安卓扫地出门的微软来说,Win8是它们扭转颓势,重振Wintel(即微软和英特尔的商业联盟)阵营的救命稻草。

然而就目前看来,Win8并没有完成它的使命,这个号称“平趟PC、平板、手机三界”的牛叉系统甚至还没有撑到它的正式版出来,就有点大事不妙了。

2013年1月25日,微软发布了Win8上市以来的最新财报,财报显示,微软2013财年第二财季净利润为63.7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7%,Win8的发布,并没有给微软带来预期中石破天惊的转机。

饱受诟病的“救世主”

在交出了惨淡的成绩后,原本被Wintel阵营视为“救世主”的Win8,频繁遭到PC厂商和用户的重大打击。

面对Win8发布3个月来的惨淡出货量,一直力挺微软的PC厂商似乎脸上也有点儿挂不住了。本想靠着Win8收复失地的PC厂商们,在圣诞节大促销过后,甚至对PC的出货量羞于启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NPD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的WindowsPC产品销量在Win8开始销售后的一个月内出现了21%的下滑。

尽管戴尔、东芝和索尼三家PC厂商还在坚持力挺Win8,并表示非常看好Win8PC产品的未来,但对于惨淡的经营现状,三厂商却三缄其口。

在中国市场方面,华硕首席财政官张伟明于2013年年初表示:“目前,市场对Windows8的需求量不是很理想。”虽然没有给出任何销售数据,但是他称,使用Windows8系统的触屏笔记本目前市场上的销量并不是很理想。另外,近日有报道称,当问及宏基厂商关于已售出的Windows8设备的数字时,宏基拒绝提供和透露相关的情况。这或续也暗示这Windows8的销量应该不会太高。

对于合作伙伴不愿启齿的销售现状,微软回击称:“是你们没能打造出足够吸引人的Win8触屏设备,才导致了圣诞节期间PC机的惨淡出货量,Win8PC卖得不好,都是你们的错!”

为了更好地控制Win8PC的出货量和市场反应,微软高管曾三番五次地对PC厂商的硬件设计方案给出“明确指导”,要求厂商们给出更高配置的硬件来展示新系统的强大功能。然而对于这些“指导”,PC厂商在权衡自身利益后,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无视。这种无视把微软高管气得七窍生烟!

对于微软的嗔怒,制造商也毫不客气地反击:“如果按照微软的硬件要求来生产,结果就是造出一大堆没人要或者没人理解的昂贵产品。”

其实,最有发言权去评判Win8好坏的,还是广大的用户。

相比前几个版本的Windows系统,Win8最大的亮点就是动态磁贴界面。然而,这一功能却成了备受用户诟病的众矢之的。一位来自某网站手机频道的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熟悉的开始界面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看似很酷的动态磁贴,我用了20年的Windows系统,到现在我反而不会用了。另外这个系统还画蛇添足地加了个飞行模式,我实在是搞不懂,笔记本电脑要什么飞行模式?说到底,这就是个手机系统,我丝毫没有看到它哪里跨界了。虽然它主打的是触控操作,但是现在Win8的本子带触控功能的贵得要死,根本就体现不出它的优势。”

吐槽的重点除了新产品糟糕的用户体验外,还有“贵得要死”的价格。

在Win8上市之初,为了吸引用户,微软推出了升级优惠活动,用户只要支付39.99美元(中国区为248元)就可以升级至Win8Pro版本。现在,这个优惠已经结束了。

面对公司捉襟见肘的营收,微软宣布自2月1日起,中国区Win8的升级价格从248元调整为1998元,涨幅为705%。在此之前,微软已经大幅提高了中国区Win8OEM厂商预装版的售价。对于这点,众PC厂商也是叫苦不迭。不少用户和商家表示:“Win8的高售价真是让人望尘莫及,我们实在用不起。”

Win8究竟错在哪里

Win8的出现本应是大幅推动PC销量的增长,结果却是适得其反。Win8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飞象网CEO项立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首先是升级成本太高了,以前是248元升级,现在涨到1998元,不论涨价出于何种目的,这个做法会让用户产生反感。此外,Win8系列产品定价过高,也是原因之一。不带键盘的SurfacePro平板电脑起售价为899美元(如果需要键盘,要再付100美元)。这个定价太贵了,我还不如去买iPad或者触摸屏超极本呢!”

如果说价格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调价来解决,那么在产业格局方面的深层原因,则是微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在iOS和安卓系统大获成功之后,微软推出Win8显然是看透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大势:“得平台者得天下”,拥有一个独立开发的终端系统,才是王道!

然而,开发者却并没有卖给微软面子。在著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对开发者展开的调查问卷中,有3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意向为Win8平板电脑编写程序;21%的受访者表示愿为WindowsPhone7开发软件。相较之下,有85%的开发者表示非常有兴趣为iPhone开发应用,83%的开发者愿为iPad开发应用。Android手机和Android平板电脑则分别吸引了76%和66%的开发者兴趣。IDC在调查中称: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愿为移动平台开发应用的开发者比例若未能突破50%,该移动平台将失去对开发人员的吸引力,进而走向没落。

这个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目前微软软件稀少的原因。休闲游戏开发商宝开游戏公司(PopcapGames,著名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的开发公司)的一位开发者在一次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曾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他们(指微软)根本就不会给我们提供实际的金钱刺激措施,我们给他们开发软件,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微软如何救自己

如何才能扭转颓势,在新财年交出一份相对满意的答卷,对微软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利润,还关系到他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存亡大计。

为了在短期内提高Win8销量和利润,微软正在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然而这些措施看起来却并不太明智。首先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节后提价。近2000元的升级费用,不仅会吓退有意升级系统的潜在用户,还会降低Windows老粉丝们对Win8的好感度。除了提价,为了强迫用户使用Win8系统,微软开始在特定渠道封杀Win7,不再允许出售在线Win7的序列号。这意味着如果企业用户不想耗费时间对电脑进行逐台安装认证,就必须购买Win8的在线序列号。

对于微软的一系列“补救措施”,知名的通信观察家王煜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就目前看来,微软的这些招全是‘昏招’!微软目前的问题出在产品的用户体验上,接下来如果想要让大家买账,就必须做好Win8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必须做足功课。虽然Win8主打触控体验,但相应的PC产品采用触屏的却不多,但凡采用触屏的产品价格都会偏高,消费者对于价格相对敏感,因此在产品没有足够易用和吸引眼球之时,建议微软还是应该薄利多销。”

尽管Win8的近况不乐观,但对于Win8的未来,还是有观察家持乐观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Win8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尽管它现在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然而单就Win8这个跨界的理念来讲,它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终端的融合,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谷歌的安卓和苹果iOS在将来也很有可能是这个发展方向。因此Win8的未来,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本刊记者朱禁弢对此文亦有贡献)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