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外贸“保份额”更切实际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据报道,近期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透露,商务部今年将不提具体的外贸增长指标。针对全年外贸的目标,商务部的表述已经调整为:稳定外贸增长,提高中国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

我们认为外贸领域的“保份额”,比之长期通行的“保增长”更切实际。事实已经证明,出口增速相比其他各项经济指标,最突出的特点即在于其“自主性”较低,“保增长”受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以及中国出口主力等因素影响,计划的可行性已经招致现实的挑战。据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这些数据均未能实现年初制定的全年外贸增长10%的政策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制定过于刚性的外贸增长指标不仅于事无补,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出口导向已然呈现的副作用。

首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令人生疑。据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4.1%,大大超过11月2.9%的增幅,且为2011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然而针对这一反弹,大量机构与学者旋即援引与之高度相关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国内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以及周边贸易伙伴外贸数据提出质疑。由此可见,在“保增长”压力下,统计数据存在不实的潜在可能,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政府规划与企业决策。

其次,继续维持出口增长的财政负担过于沉重。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为了提振出口形势,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趋向遽然反转,多次针对不同行业与产品提高其出口退税率,结果就是,在去年出口增长未能“达标”的情况下,综合退税率即已高达12.9%,全年出口退税额预计达到1万亿元。

再次,继续维持出口增长的货币损失更趋放大。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攀高至3.31万亿美元,而出口增长预期势将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继而引致套利资本进一步流入。与此同时,由于美国财政状况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急剧恶化,其通过损人利己的通货膨胀摆脱掉债务负担的诱惑越来越大,因此,两相结合,中国的外汇储备资本损失令人忧惧。

最后,除了以上三项显性副作用,强行推动出口增长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中国本就极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一点,在传统行业出口增长潜能枯竭的现阶段,尤其需警惕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所谓新兴产业大干快上,而其后果,已经在光伏、风电,以及硅钢等行业显露。

总之,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粗放式、外生式的出口驱动,因此,当此转型发展渐成共识之际,外贸“保份额”的新目标切中实际,与时俱进。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