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跨界治污的边界在哪里?

跨界污染不仅在省际是难题,即使在相同省份,不同市域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一样纠结。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仅有法律是不够的。

王山山

漳河上游的山西省长治市一家企业苯胺泄漏,5天后,被污染的漳河下游——河北省邯郸市才知道,还因此引发了一轮瓶装水大抢购。

对此,长治市有关官员曾表示:“只要污染不出长治的边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报,自己处理就行,一出边界了这才需要报。”公众正惊诧时,邯郸方面又向媒体透露:其实,事故信息通报晚了不是5天而是10天,也不是长治主动通报,是邯郸逐级上报到环保部,再反馈到山西省环保厅。从中可见环境保护中常遇到的两种拧巴局面:信息沟通不畅、跨界治污边界不清。

在长治市市长的道歉词中有一处解释:涉事企业上报的苯胺外泄量是1~1.5吨,而在其母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后来公布的抢救情况通报中,38.7吨泄漏苯胺中约8.7吨泄入浊漳河。

数字“打折”这么狠,藏着捂着的背后,是事故责任人心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侥幸,怕如实、尽早报告,自己会担责任、受处罚,与之相比,同饮一河水的下游百姓的生命健康似乎一点儿都不重要。越早通报污染事件的准确信息,越容易拦截污染物、吸附被污染水体,越能减少危害。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在“估计不足、重视不够”的态度面前,显得那么无力。

风吹水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跨界污染中行不通。而地方政府因保护区域内经济利益,不肯为“邻居”考虑也是跨界污染治理效果不好的症结所在。相关法律早已规定,跨行政区域的环境应由相关地方政府或共同上级政府协调协商解决。

法律是明确的,但在执行中出现了断层:一方面,就地环保执法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跨区域环境保护联合执法不够。长治苯胺泄漏后,可能没有一份具体的方案或办法让他们想到先告知邯郸。

跨界污染不仅在省际是难题,即使在相同省份,不同市域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一样纠结。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仅有法律是不够的,更应从经济利益和政治问责角度加以强化,使各级、各地政府真把跨界治污当成件大事。

首先,中央应把跨界污染防治成效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鼓励、推动地方政府在跨界污染防治上切实合作。其次,完善区际、流域内政府间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利益交换实现地方发展权利的平衡。再次,建立、落实对跨界污染事故中地方政府一把手的政治问责机制,加大对跨界环境污染的行政监察和责任追究力度。最后,在政府间建立“伙伴关系”,并以政策机制互相制衡,促使跨界水污染问题尽快转化为政策议题。

一个正面例子是:2008年初,浙江省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市环保局成立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发展协调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成立了边界联合执法小组、环境共保规划编制小组等,一些原本需要由浙江省环保厅协调的跨界环境污染问题,联合执法小组就可以解决。成立以来,四地联合互查边界企业300余家(次),快速、有效处置边界环境污染事件10余起。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到长治苯胺泄漏事件,共同的规律是:重大环境安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要向公众及时告知真实信息,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稳定民心;跨界联动应对,才能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治污边界是污染可能危害的整个范围之边界,而不是一县、一市、一省之边界。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