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看英国的互联网金融如何解困小微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朱禁弢︱北京报道

融资难几乎是全球小微企业的共同烦恼。尽管银行助力小微金融的广告铺天盖地,但企业仍杯水车薪。如今在英国,新兴的P2P互联网贷款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正极力填补企业的融资胃口。这与当下英国银行业的萎缩有关,或导致新的金融脱媒。

发票换贷款

2012年10月18日,伦敦金融城早报(cityam)将2012年度创新大奖颁发给了MarketInvoice,以表彰这家成立刚两年的公司“借助在线发票交易市场为公司提供了融资新渠道”。

MarketInvoice的操作原理类似银行的保理业务。保理业务是将收款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以一定折扣提前支付这笔账款给收款方,到期后这笔账款会直接支付给银行,银行从中赚取折扣和佣金。MarketInvoice开发了一个面向全球投资者的交易市场。在市场上交易的应收账款债权将转让给全球的投资者而不是银行。MarketInvoice则从中收取手续费。

举个例子,一旦甲公司签订了一笔价值10万元的销售合同,并约定对方在30~90天内付清货款。为及时回笼资金,甲公司可以开具这样一笔10万元的发票在MarketInvoice的市场上进行招标。比如甲公司提出愿意最多支付2000元立即得到8万元。此时投资者会竞相购买这一张发票,出价最高者将中标。

如投资者乙愿意按照甲公司的要求出资购买该发票,但投资者丙提出了更优惠的价格,比如愿意立即提供资金9万元,并只要求甲公司支付1000元。这样丙就会赢得这张发票,甲公司会立即获得9万元现金。

而90天后,等到甲公司实际收到10万元账款后,丙将得到9.1万元,甲公司实际只得到9000元货款。只要能按期还款,这对于丙而言,年化收益率已经超过了4%。

自2011年这项业务开办以来,MarketInvoice已经使英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4000万英镑的现金。为分散风险,该公司还将大额发票分割销售,迄今为止每笔业务的平均交易额为5万英镑。

  银行靠边站

这样的P2P在线融资模式近年来风靡英国。2010年创立的另外一家英国公司FundingCircle也为小企业提供1~3年期的授信服务。它将企业的融资项目打包在网上承销,邀请投资者认购。投资者选择认购份额和借款利率,公司负责在两周内募集齐资金。伦敦的T恤印制企业IndigoClothing最近借助其服务以7.6%的利率筹得2.5万英镑。

Fundingstore.com则是一家在线资金互助社,目前已经在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它的特色在于能让贷款方方便地浏览其注册会员(即需要贷款公司)的财务报表。

这些新兴贷款机构的出现并非偶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导信贷市场的大银行都提升了资本金充足率,这意味着银行们会更加害怕不良贷款。因此他们在挑选信贷客户时会格外小心。尽管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提供了较低的利率水平和充裕的流动性,却导致借款人借钱无门,储蓄者收益太低。

“金融要创新,因为现在有大量资金池很难进入金融市场。”MarketInvoice的联合创始人AnilStocker如是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证券和债券市场的发达,美国的银行首次面临资金脱离的金融脱媒。而现在在巴塞尔协议III的强制规定下,银行业所面临的资本金约束或许也在导致新的金融脱媒。随着互联网贷款公司的兴起,银行不再是小微企业资金的唯一提供者了。

  中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中国目前也有上百家的P2P互联网小贷公司,但仅十多家是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的会员。2011年,银监会曾发文要求银行建立与此类公司之间的防火墙,防止此类公司从银行获取资金用于民间借贷。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常务副秘书长王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期也在关注这些P2P互联网贷款公司的情况,希望能够了解这些公司的经营数据,为监管和风险防控做准备。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