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住资本诱惑,谨防实体经济空心化

中国盐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董永胜

盐业是非常古老的行业,也是最早的制造业。我们今天讲实体经济,可以说盐业就是最早的实体经济。

全球每年产盐2.5亿吨,中国的年产量为8000万吨,约占全世界的1/3,而中国盐业总公司控制了其中20%的产能。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产盐大国,中国盐业总公司也是世界第二大制盐企业。

食盐是大家每天每餐都要食用的。我们国家的食盐不讲垄断,而是说专有。专有这一概念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什么叫食盐专有?一是要定点生产,全国有500多家盐厂,能够生产食盐的有100家。第二是凭证运输,运送食盐要有转运证。第三,谁家生产盐,运到哪个省卖,都必须由国家发改委下达指令计划。第四,政府定价,食盐的生产价、批发价和零售价都是恒定的。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这个回归主要是我们社会共识的回归,发展理念的回归,政府政策的回归。实体经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不言而喻。一百年前,先辈们就提出了要实业救国,我们今天仅凭一些虚拟的、炒来炒去的经济来发展显然是不行的。

为什么说实体经济的回归是认识理念的回归?因为搞实体经济非常辛苦,利润非常微薄,但是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在我们行业内,有些企业禁不住诱惑,做起一些小额贷款。前段时间提出的产融结合,其实也是代表了一种投资的方向,货币的流向正在向非实体经济转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实体经济空心化是必然的一种趋势。实际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之中,亟须我们去解决。

我的体会,产业发展要做好引导,实体经济发展不能无序、不能盲目。我们在1990年的时候,曾经评选出来过61个彩色电视机品牌,然而现在这61个品牌中的绝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这是巨大的损失与浪费。

20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改变。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发现哪个行业好做,哪个行业赚钱,大家就会立刻投入,这个行业会迅速热起来。于是很快三年做烂一个产业,三年做烂一个产品成为必然。所以在回归与转型的时候,政府政策的引导非常必要,我们一定要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我认为,实体经济的回归需要更多创新。我们的回归不是走回头路,不是走老路,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国家才会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只有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我们的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转型,我们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提高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才有可能实现。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