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任建标
我认为,制造业没有转型与升级的概念,制造业只有转移与做强的概念。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产业低端的制造向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价值创造发展。
制造业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甚至是一张网,实体经济的重塑路径需要从产业链当中去寻找。是否有利润率,取决于在产业链中是否有议价的能力。像格力电器做到千亿销售的规模,它在整个产业链里,事实上整合了很多零部件制造企业,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创造利润、创造价值。
要将中国一盘散沙的经济整合成网的经济。只有整合成网的经济后,才能降低社会化交易的总成本。如果你的企业或者你的商业模式能够降低社会总成本,就一定可以创造利润。这个利润是通过社会整合进而降低社会总成本创造出来的。
实体经济创造价值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价值。第二条整合产业链。有实力的企业确实可以走产业链整合的道路,而现在中国有大量中小企业,可以从满足个性化消费入手进行发展。
我认为,真正的竞争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竞争,真正的竞争是来自于消费者需求的竞争,即你是否了解消费者需求。现在有很多中小服装生产型企业,开始对消费者特性进行研究,做一些定制化的服装,这也是一条有意义的道路。
消费者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生物性的需求,即功能性需要,比如衣食住行,比如对安全的需要;第二类需求叫社会性需求,比如说社会交往;第三层次是意识性需求,比如文化需求,如看电影、读书等等。
我个人认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企业获得的利润率越高。如果在底层满足功能性的需求,企业的利润率不可能很高,除非拥有技术壁垒的垄断性。中国很多企业,老是停留在满足功能性需求上,但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多层次。
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还需要金融经济发展做支撑。如果只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这样不会创造任何价值,只是在吹经济泡沫,对我们整个国家有很大的杀伤力,金融经济只有创造价值时才是需要的。金融经济怎么创造价值呢?金融经济只有为实体经济运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它才有创造价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