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严峻的实体行业

从实体经济20大行业的运行情况看,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萎缩等因素影响,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和化工在内的原材料工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现,部分行业处在行业性整体亏损边缘;而受设备投资周期和出口萎缩等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主要产品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产品产量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纺织行业2012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国内外棉差价过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生产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企业效益出现下滑,产业链前端(棉纺、化纤)亏损加重。

1~7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同比回落18.8个百分点。内销增速明显放缓。1~7月,在全国限额以上工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低于去年同期7.2个百分点。出口同比负增长。据海关统计,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

企业效益下滑。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23亿元,同比下降1%;企业亏损面达17.7%,较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9.3%。中国服装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计亏损额度达到2792万元,相比去年前三季度亏损1286万元,亏损进一步加剧。湖北纺织企业ST迈亚前三季度亏损4086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280万元。家纺三巨头之一的梦洁家纺三季度财报显示也开始出现亏损。

自9月以来,国内纺织业及纺织品服装出口呈现回暖巩固趋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公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服装出口小幅增长,出口额13078.7亿美元,增长2.6%。1~10月,全国家纺出口额183.8亿美元,增长6%,比服装出口增幅高3.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累计增幅还会有小幅提高。

但国内外需求及对后市信心不足仍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从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看,明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存在不确定性。

家电行业2012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退出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市场表现疲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增幅由去年同期的两位数回落至个位数。

1~9月,家电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速降幅趋稳,同比增长9.9%,较1~8月提高了1.7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下降,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3%,较1~8月提高了0.8个百分点。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呈现低速增长。家用电冰箱累计生产6454.2万台,累计同比下降4.6%,较1~8月收窄了2.4个百分点;房间空气调节器累计生产10710.9万台,同比增长0.3%,较1~8月提高了1.8个百分点;家用洗衣机累计生产4879.2万台,同比增长1.4%,较1~8月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在市场下滑、成本上升、产能过剩三大压力下,家电行业巨头美的选择紧缩过冬,原来在全国各地设立的60多家合资销售分公司,如今只保留了11家。一些美的的配件供应商甚至因为美的产能收缩倒闭。美的裁员消息也在业内掀起波澜。据媒体报道,美的制冷家电集团60多家各地销售公司裁员幅度在40%以上。

船舶行业2012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1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5%,其中海船为1236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5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9%,其中海船为632万修正总吨。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090万载重吨,比2011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9.4%,其中海船为4034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3.7%。

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国际船舶市场新船成交量萎缩的局面未能得到改观。我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已连续9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继续下跌。同时,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综合成本升高等诸多困难依然存在。

此情形下,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造船大省的船企陆续陷入开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一些“明星企业”相继倒下。5月,浙江台州规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6月,中韩合资的大连东方精工船舶也宣告破产,重庆多家造船厂在春节后就因无船可造而停工歇业。

  钢铁行业2012年,钢铁行业进入21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钢铁行业生产经营陷入低谷。粗钢产能释放加速,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冶金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总额大幅下降,行业运行困难加重。1~7月,生产粗钢4.2亿吨,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回落8.2个百分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7月,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仅有7亿元,亏损面高达33.8%,扣除投资收益,全行业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

而根据A股2400多家上市公司2012年中报显示,位列亏损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钢铁企业占去了5家。其中,鞍钢股份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9.76亿元;马钢股份上半年净亏损18.93亿元;山东钢铁净亏损10亿元;韶钢松山净亏损7.83亿元。

进入7月下旬,包括武钢、柳钢在内的大中型钢厂陆续开始停产检修,拉开了钢厂停产检修的序幕。据“我的钢铁网”统计,首钢、河北钢铁、唐钢、济南钢铁、日照钢铁、沙钢、武钢、鄂钢、冷钢、涟钢、柳钢、重钢、昆钢等都已经进行高炉停产检修。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股份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由于钢材市场持续低迷,钢材销量及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0.2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27亿元,同比下降了23.86%。

从目前的情况看,钢铁行业仍微利、低迷运行的态势将持续很长时间。

稀土行业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及国内加快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影响,稀土行业陷入低潮期。稀土价格持续回落,以氧化镨钕价格为例,10月份,氧化镨钕价格已经由去年140万元/吨的高位跌至35万元/吨以下。

财务数据显示,1~9月,包钢稀土营业收入82.62亿元,同比下降18.12%;净利润16.89亿元,同比下降46.01%。此背景之下,包钢稀土继去年10月之后,再次推出减产保价举措。10月23日,包钢稀土决定,所属应用包头稀土矿的焙烧、冶炼分离企业及应用南方稀土矿的全南包钢晶环公司、信丰包钢新利公司停产一个月。另一稀土巨头五矿稀土也宣布旗下稀土分离企业定南大华公司、红金公司、广州建丰五矿公司及冶炼企业寻乌新舟冶炼厂暂停生产。

  水泥行业受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业投资影响,整个大建材行业总量过剩问题凸现,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其中,又以水泥行业为最。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403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水泥行业实现利润223亿元,下降51.4%。从吨水泥利润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浙江、安徽、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水泥价格大幅度下滑,市场需求不旺已导致“价格战”在部分区域上演。在量价齐跌的淡季,多数水泥企业三季度盈利环比均出现下滑。

11家水泥企业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福建水泥、四川双马、秦岭水泥、ST狮头延续了二季度的亏损,其余7家企业业绩均出现下滑,且下滑幅度超过50%。

而整个建材行业46家企业公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业绩整体上延续了二季度的下滑趋势。预增、略增的仅9家,占比为19.57%;续盈、扭亏的5家,占比为10.87%;略减、预减、首亏的共29家,占比高达63.04%;续亏的3家,占比为6.52%。

新能源行业2012年,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倾向,大型锻件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隐忧。

最明显的光伏产业在经历之前的疯狂增长之后,2011年整个行业急转直下。因为欧债危机的影响,占据全球光伏需求量80%的欧洲市场急剧萎缩,加上上半年美国方面接连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关税和反倾销税,令整个光伏产业陷入了风雨飘摇。《财富》杂志今年7月公布了2012年中国500强亏损公司,500强共有21家亏损公司,位于亏损企业前五名的企业中,光伏行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赛维LDK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亏损达1.369亿美元。这已经是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此前,赛维的股价也由于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收到了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另据分析师预测,另一家太阳能光伏巨头尚德今年将亏损约4.95亿美元。

  风电行业的情况同样不乐观。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风电整机行业产能过剩率在50%以上,国内风机价格从2008年的每千瓦6200元以上下滑到现在的3500元,企业利润率不到10%。风电业的巨头华锐风电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已出现全面亏损,季度每股亏损0.07元。公司的现金流亦十分严峻,资金链紧张,以至于不得不以“带薪休假”的方式“变相裁员”。

  电子行业受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电子出口延续低速增长态势。1~10月,规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1%~11.5%区间;实现销售产值68657亿元,增长10.7%。1~9月,全行业实现收入60429亿元,增长8.8%;利润1952亿元,下降6.5%。全行业利润持续负增长,降幅比上半年收窄7.5个百分点。全行业共有亏损企业4015个,亏损面达到23%,比上半年缩小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6.8%,比上半年下降4.3个百分点。1~9月全行业实现利润率3.2%,低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9月,国资委发出警示,今年前8个月,电子行业的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75.8%。中兴通讯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告称,中兴通讯前三季净利润同比下降254.42%~263.78%,亏损为16.5亿元至17.5亿元。仅第三季度,中兴通讯利润亏损就达19亿元~20亿元,相较去年的2.99亿元下降了734.89%~768.30%。

从短期看,欧美市场的复苏仍然艰难。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还将面临较大压力。

(注:上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等部委的权威发布,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的研究报告,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以及媒体公开报道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赵剑云、赵明月、朱禁弢、白朝阳对本文资料搜集亦有贡献。)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