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一天砖该挣多少钱

在物价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时期,工资的不断增加,就等于是往仅有的一罐子蜂蜜里加水,全都稀释。

杜峻晓

就在网上“搬砖者工资表”贴出来前不久,老杜家乡来了一对父子。问儿子在村里还种地不,儿子摇头,早不种了,土地已被征收,现在主要靠在建筑工地打工挣钱。建筑工地工人分为大工和小工,有技术的叫大工,没技术的叫小工,这兄弟就在建筑工地搬砖,挣的是小工工钱。问搬一天砖能挣多少钱,答说150元,大工能挣250元。老杜吃了一惊,不少啊!当爹的说,你别听那个耳朵热,现在的150元,就相当于咱们小时候的一块五毛钱。咱们小时候几十块钱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他们现在行吗?唉,钱不顶钱了!

这位当爹的所说“咱们小时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十年过去了,还有可比性吗?币,还是人民的币,应该说还是有可比性。上世纪80年代初期看夜场电影,存一辆自行车只收5分钱,现在没一块钱恐怕不行吧?你可能会说,现在都存摩托车、汽车了,谁还存自行车。可是,存车费需要多少钱,这个数字放在几十年前能够接受吗?你可能还会说,这不是大家手里都有钱了嘛,能买得起车,还在乎那几个存车钱?是的,大家手里都有了钱,大家都不差钱,换句话说,就是票子多了。票子多了就要毛,就要不值钱。老杜那天问单位厨师,摆在桌上的馒头多少钱一个,厨师说5毛钱。老杜看那馒头,松松的,软软的,二两不到,搁在老杜小时候,在饭馆买一个这样的馒头要花掉5分钱,二两粮票。几十年过去,一个馒头涨价10倍,而一个人要活下去,并非只靠吃馒头就能解决问题,蔬菜、蛋、肉,涨了多少倍,可以算得出来的。孩子读书的学费涨了多少倍,也是可以算出来的。

涨工资,是每个人都希望的,谁会嫌钱多啊!在工资连续数年不涨之时,物价同样在那里猫着,而涨工资的消息刚刚传出,尚未兑现,市面上的物价已经开始涨了。物价总是先于工资而启动,这让老杜非常佩服经商者敏感的嗅觉。工资和物价就像两名武功高手比拼内力,工资总是稍逊一筹,看着只差半步,就是追赶不上。所以,老杜一直觉得,工资不涨有工资不涨的好处,工资涨了有工资涨了的难处。关键问题在于钞票的含金量,也就是票子值不值钱。一罐子蜂蜜,不加水,那是纯的;和在一盆水里,那是蜂蜜水,也甜;如果倒在一缸水里,甜味也有,只剩一丝丝了。在物价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时期,工资的不断增加,就等于是往仅有的一罐子蜂蜜里加水,全都稀释。市场经济年代,物价很难控制在你我都认为极合理的水平,物价的野马拦不住,光涨工资有什么用?

在票子含金量日渐低下之时,人们陷入的一个怪圈就是,钱不值钱,但没有钱又不行。看似手里有一堆票子,但很不禁花,还没花就没了。就拿农民收入来说,表面上看增加了不少,但实际支出又大了许多,农药、种子、化肥,哪一样价格都在增加,除去投资,余下的钱还有几个,还能做什么?

前几天,老杜遇到一个在企业工作的朋友,他说,他的同事最近都在着手买房,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实行工资倍增,工资翻着番儿地朝上涨,房价肯定还要走高。老杜说,你要好好理解一下工资倍增的含义,它是有特指的。朋友说,不管指向哪里,反正社会上钱是多了。房地产开发商才不管这些钱流到谁手里了呢!朋友同事的闻风而动,不知是对还是错,也许是对的。

搬一天砖到底该挣多少钱,专门讨论此事似乎有些无聊。工地雇小工干活,可以讨价还价,觉得合适了你就干。搬一天砖150元,目前可以说是个合理价位,大家都可以接受。这种价格,透露出一种信号,票子毛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毛(比几十年前涨了100倍)。它同时还说明,工资的增加是随着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所有人都到工地当小工,去搬砖,工资肯定就降下来了。老杜认为,对于工资的增加,要讲究顺势而为,而不是人为地让这个人群增,让那个人群增,然后开足马力印票子,再去稀释仅有的那罐子蜂蜜。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