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GDP让美国失去了什么?

曾靖皓

经济到底应该是为了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幸福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得到量化体现的。美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巨大的企业规模,不断增长的经济数据不仅没有为美国人带来幸福,甚至与幸福背道而驰。美国究竟失去了什么?

首先盲目追求GDP带来的只能是坏经济。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着重大缺陷,它将环境污染、犯罪、疾病、重复建设等计算在内,但却没有把家庭、健康、休闲这些包括进来。比如饮食,垃圾食品导致过度饮食和肥胖,但这对GDP有利,美国政府给予了大量补贴,带来的是国民健康指数的下降。再比如时间,为了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更多的时间被工作挤占,老人和孩子无人照看,个人兴趣爱好难以实现。此种坏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在降低生活质量。

其次自由放任主义不仅带来经济危机,更成为生活水平提升的障碍。美国在自由放任主义的思想影响下,认为钱由个人支配最符合个人的利益,所以减少税收,同时也削减医疗、教育、保险、公共安全等诸多事项的支出。而那些政府干预较多,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相反使人民获得了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再次市场经济变成了市场社会,弱者没有了保护,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正逐渐失衡。市场规则取代了人际交流,带来了一个孤独、空虚和不信任的社会。在你争我强的竞争中,人们的压力和不安全感不断上升,造成美国因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死亡的人数增多。

针对这些缺失,作者从建立一个健康公平的社会出发,开出许多药方,从如何对分散农业给予补贴,到缩短工时,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加大政府对教育、医疗的投入等等。美国的遭遇在中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果再不改变发展方向,让经济与个人幸福结合起来,美国的一幕也许就会重现。

书架

《访美记》

作者:胡舒立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8.00元

本书是被称为“亚洲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溯源。从报人、报纸、报业这三个角度,她对美国报业做了全景式观察和记叙。新闻专业主义启蒙,从这里开始。

《十字路口的资本主义》

作者:[美]斯图尔特·L·哈特

译者:李麟李媛钱峰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6.00元

在一个崭新的世界中,资本主义企业会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吗?作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提供了新的战略,帮助企业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妥善处理社会和环境问题。

《不如就上商学院》

作者:汪皮皮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定价:36.00元

花五六十万读商学院,究竟是为了什么?钓金龟婿、拿文凭贴金、混圈子拓人脉……这些都有,但不是全部。这本价值百万的EMBA精英手记,手把手助你职场华丽转身!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