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王国”赣州的千亿产业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芳 董显苹|江西报道

10月下旬,南方稀土重镇赣州获工信部批准,被正式命名为“稀土王国”。大约两个月前,北方的包头获封为“稀土之都”。一南一北,中国稀土产业的基本格局既定。

“没想到工信部都给批了。”赣州一位稀土企业老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官方命名奠定了赣州在南方稀土区域竞争中的地位,这意味着南方其他省份不会再出现类似命名。

赣州供应着全世界90%的中重稀土,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居全国、世界同类矿种第一,在全国乃至世界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命名,对于正在热情打造稀土行业全产业链的赣州而言,无疑是一笔极为珍贵的无形资产。

    赣州的千亿产业梦想

这是一个地方政府关乎千亿实体产业的梦想。

这一年,赣州好消息不断。其中,最大的利好无疑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的出台。

《意见》表示:将把赣南建设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国家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大稀土和钨矿山的环境治理,发力探矿储矿,确保其提升定价权、话语权。支持赣州建设稀土产业基地和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按照国家稀土产业总体布局,充分考虑资源地利益,在赣州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中国的稀土产业占据全球95%以上的市场,然而,初级、粗放式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作为离子型稀土最重要的资源地,赣州是这种现实的一个缩影。

“必须承认,原来我们的条件确实太差了,没有能力整合,即使整合了以后也没有交通设施,资源、产品都运不出去,谁来这里投资?”上述稀土企业的老板说,即使赣州离子型稀土的开采、分离冶炼技术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但深度加工几乎空白,赣州的稀土产业因此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根据《意见》,在未来的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中,中央将加大对苏区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投入。省际高速开通后,将拉近赣州与深圳、厦门这些国家级开发区的距离。与此同时,航空、水运、电力设施也将配套解决。

政策的聚焦正在改变这个城市原有的发展轨道。

“这是我们历史上不曾具备的条件。”赣州市副市长刘建萍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整个发展环境和承载力都提升的情况下,赣州必须要走集约化、高端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要把优势矿产资源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稀土的开采到分离冶炼到科研到贸易最后到产品的深度加工,充分挖掘资源的高附加值,使后端的产业链发展壮大,彻底改变初级加工的现状。

刘建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未来,赣州将稀土和钨定位为两个千亿的产业。

稀土和钨,是赣州最举足轻重的两个行业,在赣州的整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稀土和钨占了34.7%。2011年,赣州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今年1月至8月,主营业务收入为223.7亿元。

这与千亿的目标有相当的距离,但代表着赣州的未来。
    
大集团格局

要走集约化、高端化、规模化的路子,前提是必须要实现对资源的完全控制。

这一步,赣州已经实现。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政府对稀土行业实施了高压的管控政策,整顿稀土行业秩序。2011年5月至今,赣州也开始了稀土行业历史上最严格的整合治理:全面停电、停产,开采设施全部拆除。至去年底,赣州稀土矿业集团将稀土矿开采最后的2.89%私人股权全部收回集中,这也宣告了稀土矿整合完成,未来唯独赣州稀土矿业集团一家拥有合法的开采权,其他任何开采均为非法。

赣州方面的目标非常明确:在稀土资源集中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科研、交易、贸易和园区平台的构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改变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局面。

赣州市正着手打造国家级的稀土和钨研发中心平台,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在赣州成立国家级的稀土和钨的检验检测中心,而关于稀土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的材料已经上报科技部;国家级的高科技稀土产业园区已经在申请;而关于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组建正在等待国家批复。

而早在2011年11月,赣州市已率先成立了江西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为稀土等金属及其延伸产品提供现货和电子交易市场服务。

刘建萍坦言,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切很不容易。

按照中央的意图,未来将组建开采、冶炼、加工应用产品及研发、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但大集团的整合思路,究竟以央企为主还是以地方为主,将组建几家大集团,工信部的态度曾一度摇摆不定。
    
    主角赣州

“《意见》明确提出来在赣州组建大型稀土集团,这意味着央企与地方之争画上了句号。央企可以来,但不再是主角。”上述稀土企业的老板认为,多年来,资源地与央企合作形成的最大经验是,资源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上,才能保证话语权。

资源地赣州终于成为了主角,也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江西省工信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始终欢迎央企来,如果央企能兑现承诺,将稀土产业链的后端做起来,我们甚至可以把资源出让,但前提是他们能把产业做起来。”

但在央企的角度,服从的是企业利益,选择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架构来投资和决策,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这与资源地的诉求并不始终一致,甚至有时候会产生矛盾。“作为资源地,我们希望的是央企在这里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如果央企在这里深加工一点没做,甚至还到别的省份去深加工,资源地当然不干。”上述官员说。

当然,稀土行业的民营企业也迎来了难得的机会。“赣州提出要建设稀土高科技产业园,这是真正能把稀土产业做好的根本,稀土产业真正的附加值在后面的应用端。”上述稀土企业的老板表示,民营企业也必须要适应大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转型升级。2011年,当稀土矿价格从10万元一吨涨到最高近50万元一吨的时候,赣州的稀土企业一年赚了近十年的钱,但一转眼,稀土价格又掉到了10多万元一吨。“接下来会非常辛苦,能不能成功转型是关键。”目前,资源地企业已经在加大科研投入,进军稀土产业的应用端,这意味着未来他们要与自己的客户进行竞争。“投资收益这么漫长、不可预测的高尖端行业,原来赚的那点钱,弄得不好也可能全赔。”

“目前,赣州市委市政府方面的领导已经是全力以赴,但最怕的是下面的人形成阻力。”这位稀土企业老板说,当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之争不再是主要矛盾的时候,现在的关键是,资源地内部上下要统一思想,才能最终形成合力专司转型。(赵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