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胡怀邦:持续发展须实现“三个转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

十八大代表、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进行解读。他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从战略层面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经济小国向“经济大国”转变;二是要从“中国奇迹”的高速增长向常态增长转变;三是要从“重规模扩张”向“重质量提升”转变。

他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纵观国内外大势,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判断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来实现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表明,我党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由于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我们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虽然中国经济近十年是“黄金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甚至创造了“中国奇迹”,但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关注。

胡怀邦表示,首先,我国已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质量亟待提升。“这些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度依赖要素的投入,依赖资源的大量消耗。比如,我国GDP占世界10。5%,但我们创造这些GDP所消耗的钢材、水泥占世界的50%,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20%,这种高消耗、高投入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对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等行业进行大幅度压缩和调整,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其次,城镇化进程中二元结构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胡怀邦指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了50%,但是为城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民工,进城后的身份仍是农民,享受不了市民的福利待遇。“实际上,我们在土地、户籍等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这种二元结构束缚了城乡之间的交流,限制了农村地区乃至城市经济的潜在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一些“虚高”成分,比如各地存量土地拍卖、房价轮番上涨产生的交易额,虽然计入当期GDP数据,但并不是新创造的实际财富,从而使我国经济的确存在一些“虚胖”。

此外,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胡怀邦指出,过去的“黄金十年”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三大红利:一是改革红利;二是开放红利;三是人口红利。改革的红利现在在消减,过去三十年通过改革,大大释放了我国经济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率,但现在改革处于新时期,改革的成本也在加大。就开放红利而言,加入WTO之后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现在国际市场需求在萎缩,加上我们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所以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效能也在消减。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退。目前,中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在某些地方、某些区域已经明显感到不足,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因此,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对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胡怀邦说。

因此,胡怀邦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层面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经济小国向经济大国转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用大国经济的意识和理念来谋划发展;二是要从“中国奇迹”的高速增长向常态增长转变。长期的两位数增长使我国能源、原材料消耗过多,是不可持续的,要向可持续、有质量的增长模式转变;三是要从“重规模扩张”向“重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转变。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