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吴翠云:德州不只有扒鸡和皇明

 

山东省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

发展中地区如果沿用传统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路子也只能越走越窄。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德州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层次,以新能源等五大新兴产业为例,连续几年产值都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雪莲 董陶|十八大现场报道

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京沪高铁开通后,已成功融入京、津大城市“一小时经济圈”。

这里曾经是一个传统农业城市,但已经成功地跃升为新兴现代化城市。十八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不只有德州扒鸡和皇明。”“中国太阳城、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一项项‘国字号’落户德州,已成为德州转型发展的有力代言。”

“德州的好东西太多了”

来自德州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德州市经济运行稳中有快,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

“发展中地区如果沿用传统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路子也只能越走越窄。”吴翠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德州的工业最初都是围绕服务农业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已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层次,以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为例,连续几年产值都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一批企业成为全国和世界级‘领军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或起草人。”

龙力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五家纤维素燃料乙醇定点企业中唯一不以粮食作为原料的企业。2011年,该公司的“玉米芯废渣制备纤维素乙醇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让玉米芯成了农民致富的宝贝。

景津集团是来自于河北的一家企业,更是国家压滤机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占领着全球70%的压滤机市场,目前销售额已经达到20多亿元。

保龄宝公司与可口可乐、雀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成功塑造了“国际化功能性配料专家”的市场形象。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大量过硬的高科技产品避开机械装备产业激烈的低端市场竞争,仅今年上半年就缴税9000万元……

“我们还有可以制造兆瓦级风电设备的企业,为青藏铁路生产超导材料的企业、生产核动力潜艇零部件的企业等等,一些企业的订单都要排到明年的三四月份。”吴翠云说,“现在,德州的好东西太多了。”

 

  保姆式服务

德州为什么会涌现出这么多的好企业?

“创建一个适应高端产业发展的环境,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地方为企业服务提供方便。”吴翠云说,“不仅是地方的企业,针对占三分之一的外来企业,我们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也能让他们感觉就像在家乡发展一样。”

总投资15亿元的雪榕生物科技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不到8个月,而在其他地方,这个程序至少需要一年。选址建立分公司时,德州只是其中之一。高铁的开通和德州丰富的麦秸、麸皮等资源以及落户德州的软环境,成为他们选择德州的关键。

一个细节也令雪榕对德州刮目相看。食用菌生产对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要求特别严格,为此,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人员从气象局把德州有记录以来的各项气象资料全部调出,还进行了科学分析,提供给企业。

为致力于成为山东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平均承诺时限最短的城市,一年多来,德州市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495项压缩为197项,减幅达60%;承诺时限平均压缩30%。

同时,德州更加重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等软指标。“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停留办公”等措施,让办事更便捷、服务更热情、项目落地也更快。目前,进入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项目,从规划许可到验收,总审批时间不超过2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60.8万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的5倍之多。

“河北省人大都曾来德州调研:为什么河北的企业来山东了。区位优势、产业配套和更好的成长环境成为德州吸引外来企业的有力法宝。”吴翠云说。

 

站在央企的肩膀上

外地企业来了,央企也来了。

从2007年晶华集团、德州石油化工总厂分别与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开创德州市企业与央企合作的先河之后,德州市与央企合作及在谈项目已达70多个,到位资金174.9亿元,其中有20多个项目建设完成,22个项目正在建设,19个项目正在报批或洽谈中。

近年来,随着央企的进一步重组和央企户数的逐步缩减,多数央企为避免被兼并或淘汰,都在想方设法做大做强,投资意愿强烈。这为德州市对接央企提供了良好机遇。加上德州实施的“10+3”现代产业推进计划,促进了一个个投资过百亿的项目迅速崛起、一个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加速建设,加快了现代产业聚集步伐,承接央企产业转移的基础已经具备。

“德州8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选择与央企合作,获得的是央企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结构和人才优势。”吴翠云说,“更多德州企业‘站在巨人肩上’,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晶华集团通过与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了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对接央企后的5年里,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从4.24亿元增长到6.76亿元;利润从853.72万元增长到1.81亿元,实现了成倍增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京沪高铁、德龙烟铁路及天津海河隧道等国家、省重点工程,产能跻身国内同行业前列。

中国化工集团昊华化工总公司与德州石油化工厂顺利实现并购后,在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建设中国昊华总公司盐化工生产基地。央企在资金上的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持,一期工程投入26亿元,百亿级园区的目标将在“十二五”末实现,届时,年销售额将达100亿元。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