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被通胀”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谈佳隆|上海报道

跳槽“金九银十”又来了,上汽通用一子公司的SQP工程师主管小万又开始四处投简历,准备换工作,寻求更好待遇。

与小万有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调查显示,今年的就业问题显现出“结构性通胀”的特点:一方面是上百万大学毕业生为找到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工作而奔波,另一方面中高端人才为寻求更好待遇酬频繁跳槽。

  外企国企民企抢人才

根据怡安翰威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都处于高位。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吸引、保留高质量人才并提升他们的敬业度。

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兼全球研究中心总监庞锦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在校园招聘中,发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跨国公司对中高端人员有强烈的需求,而国企、民企未来的发展也亟需依托这部分人才。外企对中高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薪酬开得越来越高,福利也越来越好,所以在外企里头流传一种说法:中国的人才是不是‘被通胀’了。”

早在2009年初,英特尔宣布将把在上海的封装测试厂搬迁到成都,引发社会广泛热议,担心这将使上海工业出现下滑。当时,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给出的释疑答案很明确:“上海是英特尔在中国的重要研发中心,我们为中国设计的下一代产品就是在上海进行的,今后我们在上海的工作主要侧重于创新和设计方面。”

毕马威中国共享服务及服务外包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梁慧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东南沿海正在逐渐蜕变成外资企业重要的研发服务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

 

  渐渐走向价值链上游

“英特尔是一个典型案例,”庞锦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直站在价值链下游,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基础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跨国企业关注中国价值链上游的人才,并把价值链上游的工作从海外迁移到中国。”

以上海为例,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1043家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同比新增221家,通用、诺华、西门子、拜耳、强生、巴斯夫、埃克森美孚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把研发中心设在这里。并已覆盖软件研发、生物医药研发、后台运营、金融保险服务等多个领域。

庞锦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同等同素质的人才成本可能是海外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决定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的原因。”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相对是比较高的,这也使得公司在平衡人力资源成本和预期科研成果时,把设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放在了中国,放在了上海。”

不过,庞锦峰告诉记者,这些跨国企业在人才吸引方面也面临着和国企甚至民企的竞争,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企业不得不选择优化内部的人员结构和薪酬福利体系,来应对人才流失给企业经营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这是政府、企业和咨询机构必须联合一起解决的问题。

似乎印证了庞锦峰的分析:投了3个多星期简历,小万手里已经有了五份面试通知,三家外企,一家合资公司,一家民企,但他希望能有机会进入大型国企。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