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绿色的跃进
中国新能源产业10年纪事

 

10年10大产业系列报道之新能源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白朝阳︱北京报道

“我们家乡什么都好,就是用水用电不方便,洗个澡都成问题。”李康曾不止一次对身边的同学说。

李康是来自甘肃省正宁县农村的一名大学生,去年上大学到了兰州。大一时,李康和同学出去玩,看见了黄河和水电站。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河,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水电站。当得知他平时的用电都是来自黄河上的水电站时,李康羡慕不已。

正宁县地处甘肃东部,常年缺水,当地居民用水、用电都比较困难。

今年十一长假,李康坐车回家。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家里竟建起了沼气池和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还配有发电设备。之前做饭时烟熏火燎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巧干净的灶台和几道拇指粗细的管子。李康家常年养猪,以前,几头猪的粪便堆在屋外,味道很大,路过的人都得捂着鼻子走。现在猪粪、厕所垃圾和农作物秸秆都放进了地下的沼气池,外面干干净净,什么味道也没有。

李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洗澡、做饭方便多了,开关一拧就是热水,之前做顿饭一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就搞定了。烧热水跟用煤气灶一样方便,再不用花钱去买煤气了,连每月近一百块钱的电费都省了。”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正宁。农业部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户用沼气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适宜农户的33.3%,受益人口达1.55亿人。全国沼气年生产能力为160多亿立方米(约为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3%),折合2500多万吨标准煤。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的科研投入、示范项目和规模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已达好几百万千瓦。”

不仅是生物质能,10年来,中国的风电、光伏光热发电、核电和太阳能热的利用也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发电量中,来自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已经接近30%。

一名外国记者曾感慨地说:“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10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跃进。”

 

  风电:10年达到世界第一

在新能源发展中,风电建设最具代表性。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并网风电达到5026万千瓦,6年年均增速87%;2011年风电发电量706亿千瓦时,年均增速96%。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家电网成为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周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世界第一,制造能力也是世界第一。风电的核心技术也已经逐步掌握,尽管我们一些制造厂商的一些核心技术还是引进的,但总的来说,我们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是全球风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开发风电潜力巨大。初步统计,全国离地50米高、3级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5.8亿千瓦。

10年前,我国风电装机只有40多万千瓦。在2005年时,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也只有120万千瓦。与当时风电装机少相伴随的,是我国非常薄弱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在当时,平均10台风机中只有一到两台为国产风机。

2005年后,我国先后规划了蒙东、蒙西、甘肃、冀北等八大装机规模在千万千瓦左右的风电基地,采取了集约式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时期,我国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及《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此后我国风电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05—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年增长率都在50%以上,其中2006—2009年的增长率超过了100%。

到2011年底,我国风机装机总量已经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是2001年的100多倍,是2005年的40多倍。我国用5年半时间走过了美国、欧洲15年的风电发展历程,实现了风电从200万千瓦到5000万千瓦的跨越。

按照《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2020年超过2亿千瓦。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风电发展史上非常罕见。

与此同时,我国风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此后,风电设备商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国内整机企业纷纷看准机会、狂涌入市。此前,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市场的主要厂商共有21家,本土制造商仅12家。而到2011年年底,我国整机制造企业已达80多家,仅5年就增长了3倍多,以至于业界惊呼,中国风电“发疯”了。

如今,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和精挑细选,华锐、金风、三一电气和明阳等企业已经脱颖而出,成为风电企业中的佼佼者。

华锐风电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非常直观地来讲,华锐风电的发展经历了不能制造兆瓦级风机,到1.5兆瓦、3兆瓦风机的制造,现在的5兆瓦、6兆瓦的风机已经不是问题,“一步一步走来,如今这些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海上平台使用的5兆瓦、6兆瓦的大功率风机我们也能制造。虽然我国风电发展是以陆地为主,但是我们也不放弃海洋。”周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底,我国风机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此外,华锐、金风等一批风机制造企业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太阳能:资本热捧

近几年,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成绩不菲。

2009年国家出台了针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家电下乡政策后,购买热水器享受国家13%的补贴。李康家就是这时装上了一个18根管的热水器。购买热水器共花费1000多元,政府还给补贴了近200元。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将达到约3亿平方米,加上其他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可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

“在太阳能的热利用方面,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非常不错。”周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除了太阳能热,还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过去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增加了约90倍。其中,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组件年产量超过2100万千瓦,超过全球总产量的60%,位居世界第一。

周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应用上,去年我国光伏应用的新增部分达到世界第三。虽然目前累计也只有300万千瓦左右,在国际上还是比较少,但总的制造能力是相当大的。”

全球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光伏产能在全球总产能的占比达到80%,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远销北美和欧洲。

天合光能(TSL.NY)创建于1997年,2000年8月,天合光能成功建成了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建筑。2005年8月,天合光能开始向上游扩展,生产出首批单晶硅棒,同年10月,单晶硅棒厂全面投产。2006年7月,天合光能获得了来自麦顿、美林证券以及GoodEnergiesInvestments的4000万美元投资,同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当时,受到资本热捧的太阳能企业还有很多。

早在2001年,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参股的创投公司就对尚德电力进行了种子期的投资。2005年12月14日,尚德电力(STP.NY)在高盛、龙科、法国NBP、英联、普凯等国际投资基金的帮助下,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尚德电力上市前后,林洋新能源(SOLF.NQ)等一批中国太阳能企业也纷纷上市。

2010年天合光能出货量为10亿瓦特,占全球6.5%的市场份额;当年销售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8%,稳定成为全球十大出货商之一。

天合光能企业公关总监范睿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由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光伏行业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整个行业增长放缓,市场一度出现扭曲,在这样的危机形势下,天合光能依然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公司2011年出货增长超过40%,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0.5亿美元,出货15.1亿瓦特。

“过去5年是我国新能源领域发展最快速的5年,其中风电起到了引领作用。我认为,未来5到10年,光伏发电将成为能源领域的新亮点。”中国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说。

除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是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已在热电转换及储热材料、槽式真空管、不同形式的吸热器、碟式斯特林发电系统、塔式高温热发电系统设计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当前,大规模发电技术正在被突破,部分关键器件已产业化。“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归根到底,都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光热发电的转化率高,发电成本低,那肯定就会成为主流技术。”周大地说。

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黎明表示,最迟到明年上半年,我国很多上规模的太阳能光热电站会逐步投入实际应用。太阳能光热发电必将迎来大的发展。他表示:“虽然目前我们的主营收入来自于太阳能光伏电站,但是我们企业的战略布局,以及研发拓展的重点领域,逐步侧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

 

  核电:在建机组最多

说起新能源10年来最大的成就,周大地第一个就讲起了核电。他说,“这10年来,中国核电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上,中国是在建机组最多的国家。此外,在掌握先进核电技术方面,中国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核电的安全运行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独立建起一个完整的核电工业是很不容易的。”周大地感慨道。

去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辐射危机。一时间,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

“如果没有福岛事件,中国核电会有一个非常耀眼的发展。福岛事件让人们对核安全有一些错误的看法,影响了核电的正常发展。但是我个人认为,核电对中国来讲,肯定是不可或缺的。核电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战略必争的能源支柱之一。”周大地突然加重语气说,“这一点要非常强调。”

目前,中国运行核电机组13台,装机容量约1082万千瓦。中国的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虽然只有2%,距离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时为17%)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国核电在运机组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核电发展劲头十足,在建规模约为30台,装机容量达到2924万千瓦。

“新建的这一批核电站还都没有投产,建设周期在5年左右。到2015年才能够大批量地开始投产。因为在建规模大约为30台,另一方面,待批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搞得好的话,到2020年会达到8000万千瓦的样子。现在对核电站的批准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在加快核电工程项目建设步伐的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堆等核电未来技术堆型的前瞻性研究。目前,电功率20兆瓦的实验快堆正在加紧建设;电功率200兆瓦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开始部分关键技术的前期研究。此外,中国还积极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导的“革新型核反应堆和燃料循环国际项目”,并于去年11月正式加入了“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和“国际热核聚变堆”两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

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2800亿千瓦时。

说到我国新能源的未来,周大地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关键在于提高技术水平,开拓国内市场。他说:“现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很多方面已是世界第一,以后,我们在这些方面还会保持一个好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的时候,新能源各个方面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了。”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