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与诺奖经济学家有何区别

 

中国有太多的实际问题需要经济学家去研究,去解读,去提供解决方案,但我们却越来越偏离这一轨道。

张世贤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和劳埃德·沙普利。两人因稳定配置和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奖。这一领域源于博弈论思想,属于运筹学分支,强调优化策略问题。准确地说,这属于经济问题的数学应用。

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生活中存在许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除了信息不充分以外,最主要是市场制度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今年的两位诺奖获得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长期有价值的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尽管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是各自独立完成的,但沙普利的基础理论与罗斯的经验性调查一经结合,各类实验和实际的设计已经产生出了一个繁荣的研究领域,并改善了多种市场的表现。

比如,罗斯参与了一系列日常实践中的制度设计,帮助医生和医院、学生和学校、器官捐赠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配对。

这次两位获诺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就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当前的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机制问题。经济危机直接表现为宏观领域的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似乎通过市场价格的调整或货币信贷的扩张就可以解决,实际上,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市场不匹配,此时,有关市场的机制设计就显得更为关键。

正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孙立坚教授指出的,两位诺奖大师带给这个危机世界的启发是:有很多市场失灵的问题,不能简单都归纳为价格破坏带来的后果,很多是因为市场存在“不匹配”的摩擦所致。因此,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后遗症。如果此时能够强化针对性的“机制设计”,缓解供求不一致的矛盾,效果会更好。

 

第二,经济学应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的市场设计。经济学本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致用之学,但在中国却越来越偏离这样的轨道,要么是耸人听闻的假大空,要么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模型,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中国有太多的实际问题需要经济学家去研究解读,提供解决方案。如劳动力市场,虽然经济学界声称,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已经面临拐点,但是真正的问题仍然是结构性的。从博士生到农民工,由于市场的制度设计缺陷,似乎始终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其他如农副产品市场、医患关系、保障房建设和配售等,都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机制再造解决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

第三,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也应该引入实验室制度。中国的改革一直遵循试点、推广、渐进的方法论路径。但是,我们始终不能通过先行的理论设计和实验室数据,通过沙盘推演获得有效的市场模型。

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过程,这一过程参与的主体多,博弈的复杂程度也就高。消费者和生产者、企业和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在进行动态的合作博弈,到处是“看得见的手”。如果在改革中引入实验室方法,在制度设计上先就各种变量的动态合作博弈进行模拟实验,我们就可以在改革试点上节省大量的改制成本,同时减少社会震荡,把改革顺利推进。

两位诺奖得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是可以通过制度改革和市场设计而实现。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