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突围唯有市场化

 

不要以救市的心态对待钢铁行业,政府给予钢铁行业的关怀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赫荣亮

这个夏天,中国钢铁行业遭遇寒冬。

随着钢价一路下行,钢厂普遍亏损。中钢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其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销售利润率降至极其微薄的0.13%。据中钢协内部测算,扣除投资收益后,钢铁主业上半年实际亏损达13亿元。

而最坏的时候还没有过去。据兰格钢铁监测显示,截至8月31日,国内十大重点城市Φ25mm二级螺纹钢均价为3503元,和金融风暴施虐的2008年钢材价格相当。这种情况下,三、四季度,钢铁行业经营情况更不乐观。

除了钢铁行业的高产能和低需求外,笔者认为,自身问题是钢铁行业亏损的重要原因。

中国钢铁行业亟待以市场化重组提升自身实力。这几年,钢铁行业亏损表明,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钢铁重组是不成功的。

表现之一就是行业内重组的市场化程度低。这几年,中国各地钢厂迅速做大,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再发展离不开兼并重组。但行业重组被潜在的行政力量干扰。由于财税等方面原因,地方政府支持省内大企业,形成钢铁生产的区域垄断,背离市场化原则。而凭借着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各地大型钢厂大幅扩产、兼并,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依旧保持较低水平,整体钢铁行业的效率并没有提高,导致各地企业只是做大,没有做强。只有割断政府和钢铁企业间的“利益输送脐带”,中国钢铁行业才能实现市场化重组。

表现之二是行业逆向淘汰,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

 

在各级政府政策压力下,钢铁行业同样存在着所谓的民企“玻璃门现象”,民营资本在投资领域存在着与国有企业不平等的资本准入门槛。民营钢厂面临着政策瓶颈。

现在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是钢铁企业开始嬗变的最好时机。一句老话,置之死地而后生。

钢铁企业亏损怎么办?行业放开,让该进的进来,该出的出去。不需要扶持某个企业或某一类企业,不要以救市的心态对待钢铁行业,政府给予钢铁行业的关怀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政府需要建立稳定的长期政策,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以降低非市场因素对钢铁企业发展的制约,需要鼓励各种经济形式进入钢铁行业。以控制钢铁产能的名义,压制投资,其实是保护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钢铁企业。

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就曾建议,政府应转变职能,用土地法、环保法、税收法管理钢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取消形同虚设的行政审批立项制度。

转机或许在这个危难时期出现了。9月3日,工信部发布2012年修订《钢铁行业规范条件》,此次颁布的修订版“准入条件”,与2010年版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就是在钢厂申报准入的要求方面,去掉了“要求相应钢厂在给工业主管部门的送审材料中附有关土地、项目核准或备案等审批文件、证明文件”的表述。

有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在淡化审批限制。这样,此前大批没有审批“超生”的钢铁项目,如果能符合最新修订的“准入条件”中规模、工艺、节能环保等各项门槛标准,就能够脱离“黑户”,顺利“转正”。

钢铁行业的问题,比如产能、效益等最终还是依靠市场机制,政府应该更多地以市场手段来推动行业转变。钢铁行业已经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了。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