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反美潮很可能加剧

 

美国的阿拉伯世界政策是激化当前西亚、北非乱局的重要原因。争议影片只是引发了长期以来深藏于阿拉伯世界公众心中的敌视美国的怨恨。

李海东

恰值“9·11”事件发生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随后西亚、北非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大规模反美示威,阿拉伯世界内的亲美政权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表面看,美国人制作的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引发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狂潮。实际上,美国的阿拉伯世界政策是激化当前西亚、北非乱局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在西亚、北非地区10年反恐的背景下,美国决策者形成一个比较固执的理念:一劳永逸地消除恐怖分子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的终极途径,是在中东以强力方式建立所谓“西式民主”。这种单向性的外交思维导致美国无法认同中东地区所存在的文化与政治实践的多元性特色。

另外,美国西亚、北非政策带有强烈的“双重标准”特色,加深了阿拉伯世界对美国外交虚伪性的认识。阿拉伯之春确实令西亚、北非地区出现巨大变化,但严峻的现实导致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仇恨始终难以消失反而不断加强。

某种程度上说,与2009年初期的双方关系相比,当期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是倒退了。争议影片只是引发出了长期以来深藏于阿拉伯世界公众心中的敌视美国的怨恨。

西亚、北非地区涵盖国家较多,教派林立,民族众多,加之区域外大国密集卷入,从而使得该地区呈现国家间、民族间、宗教间、教派间、部落间等诸层面冲突交织汇集的局面。过去10年,美国密集调派军力于中东并发动战争的政策,更是对原本混乱的中东及整个阿拉伯世界局势火上浇油。

在转型过程中,阿拉伯世界渐趋发展出的民族主义力量对各国内政及外交的影响日渐增强,呼吁与美国保持距离,甚至大力攻击美国和以色列的政治力量在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世界国家得到强力支持。

 

美国在整个伊斯兰世界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影响力已深受打击。阿拉伯之春引发的西亚、北非混乱局面,不仅毫无改观而且更为恶化,在可预见的将来难以改变。

首先,激化地区不稳定的美国西亚、北非政策难以改变。美国坚决不承认其政策是导致西亚、北非混乱的重要原因,临近总统大选的现实更令奥巴马政府会以强硬姿态为其西亚、北非政策辩护,原有政策将继续保持。同时,美国启动的“重返亚洲”战略表明,美国今后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关注将会有所降低。

其次,习惯于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发挥领导作用的美国,始终不能够客观面对其实力或影响力在阿拉伯世界比较有限的现实。

此外,紧邻西亚、北非且本可对该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欧洲因遭受欧债危机的严重困扰,难以投入更多资源来斡旋稳定该地区局势。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因面临紧迫的国内外各种挑战同样难以对混乱的西亚、北非地区给予更多的关注。

总的看来,美国对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世界的政策进退失据,激化了阿拉伯世界内部原本就对美国因扩张所谓“民主”和支持以色列等因素而始终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不满,反美浪潮不会很快平息,而很可能会不断加剧。西亚、北非许多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也正面临多样内外部矛盾相互交织并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该地区混乱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结束,且很难以美国期待的结局收场。

(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