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做不好最后贷款人

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如何变欧元区“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对增长失衡进行对称性调整,完全寄希望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现实。

张茉楠

面对越来越疲弱的经济和越来越沉重的债务负担,尽管量化宽松的“风筝”之线仍在欧洲央行手中,但有心无力的货币当局恐怕难以把量化宽松的“风筝”放得更远,欧洲央行也难以肩负起最后贷款人的重任。

从近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为捍卫欧元不惜一切代价”的强硬表态上看,欧央行在未来继续“放水”,并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可能性很大。除下调再融资利率、下调存款利率等常规操作之外,还可能再次启动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调整抵押品范围、降低抵押品要求,甚至加快SMP(证券市场计划)购债计划的步伐等非常规操作,但很可能已是“强弩之末”。

长期再融资操作和SMP购债计划有多大效果,已经引发多方质疑。首先,两轮LTRO后,欧洲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达到了3.2万亿欧元,而欧洲经济还在恶化,原因很简单:银行宁可亏钱存欧洲央行,也不愿意放贷。

实际上,对于欧洲银行来说,LTRO只是一个资产抵押换取流动性的过程,相当于逆回购,并未能将其持有的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负债表,而银行杠杆率维持在高位,去杠杆和补充资本充足率仍是必须要进行的操作。如果那样,欧洲央行也将背负着巨大的坏账风险,仍未能打破主权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

其次,通过重启证券市场计划直接购买国债效果并不好。边缘国与核心国之间的主权收益率分化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边缘国承受越来越高的债务负担,在二级市场进行融资几近瘫痪。更何况,对于欧洲央行重启债券购买计划,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和德国央行行长魏斯曼都是这一计划坚定有力的反对者,进一步扩大规模并非易事。

再次,银行向实体经济输血的机制不畅。欧洲央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欧洲银行业利用隔夜存款工具向欧洲央行存入的资金规模达到7900多亿欧元,如此大的流动性积压在欧洲央行,直接影响了欧洲信贷市场正常运转。眼下尽管欧洲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零,试图把存款从欧洲央行账户中驱逐出来,但实际效果甚微。

此外,除上述货币工具外,欧洲央行也可能对EFSF/ESM(欧元区常设救助基金)进行再融资。但这与欧洲央行购买债券资产并无本质区别,也会出现与长期再融资操作同样的政策困惑。

更重要的是债券和资产购买解决不了边缘国家资本外流的难题。在债务危机的年代,“去风险化”情绪主导全球金融资产价格走势和资本流向,相对安全的资产成为资本的“避风港”和栖身之所。资本外逃的“漏斗效应”正在对西班牙形成新一轮的冲击。西班牙资本外流持续并更加严重,在过去4个月里,资本逃离1218亿欧元,欧央行数据进一步显示,西班牙银行的私营部门存款下降5%,达1.509万亿欧元,是自1997年欧洲央行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大的月度跌幅,西班牙正在复制希腊式债务危机恶化的进程。

事实上,欧债危机矛盾的源头在于欧洲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的不匹配以及内部发展的长期经济失衡,因此,根本之道在于如何变欧元区“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对增长失衡进行对称性调整,完全寄希望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现实。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