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怎样“慢牛”?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朱禁弢︱北京报道

股市还敢不敢再跌!”一位80后投资者瞅着交易软件上那条始终弯腰下探的股指曲线,甩下了这句气话。

今年上半年,上证综指以一个完美的M形态让广大股民体会了一把回到原点的刺激。进入8月后,该指数更是屡创年内新低,重回11年前的股指水平。所谓的“钻石底”也被跌破。

盈利较好的银行股等板块的股价更是严重偏离合理估值水平。浦发银行(600000.SH)、华夏银行(600015.SH)、平安银行(000001.SZ)、交通银行(601328.SH)的市净率均跌破1倍,但下跌还在继续。

这样糟糕的市场表现令投资者伤心欲绝,不少投资者被深度套牢,多年来的投资收益血本无归。坊间甚至一度传闻,每天都有2000多证券账户销户,但随即遭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否认。

中国证券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去泡沫化。

去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启动了一轮又一轮新政,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倡导价值投资。

据一位券商界人士分析,今年市场的行情本身即受“内忧外患”的宏观经济形势夹击,但当前投资者缺乏信心,交易不积极,却显然与监管层对市场投机行为的严厉打击密不可分。

许多人担忧监管层的新政策推行时机不成熟。如限制一级市场市盈率则打压上市发行价,这其实也顺带拉低了二级市场的价格,更刺激股指下行。而在当前的低迷行情下,是否应该暂停新股发行,给市场喘息的机会,业内争议不断。

管理层是否应该出手救市?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如何深化?投资者利益如何保障?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日前特邀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李曙光,以及资深股民代表,热议A股发展与投资者权利保护。

监管层该不该救市?

周正庆:最近这个资本市场我看了看,2001年上证指数就是2200点,现在2012年,上证指数不到2200点,等于11年这个市场基本上是没有变化。我认为只要各个方面积极去做工作,股市是可以扭转这种低迷的。中国股市要想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必须保持慢牛。每年要有增长,但是不能增长很多。我觉得任何国家对资本市场发展,正常情况下不要干预。但是过热,泡沫和持续低迷两种风险要防范,让我们的股市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只要重视股市,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我们的股市最终一定能走向慢牛。

刘纪鹏:影响一个股市的因素,有国际环境、国家宏观形势、上市公司的质量,在中国还有政策。忽视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但是政策到底在什么时候发挥作用?西方国家的政策什么时候发挥作用呢?往往是在股市低迷会破坏国民经济的时候,政府是一定要出手的。危机的时候要救市,但是股市上涨的时候,不要“半夜鸡叫”,不能打击、打压股市。为什么?股市的泡沫是与生俱来的。泡沫在循环过程中,从成长、产生、成熟、破灭,有些会破灭,有些不会破灭。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学者有责任提醒大家,要注意泡沫了,但不应当是人为切断。中国宏观经济支撑的点位绝不是1600点。

董宝珍:我是价值投资者,我觉得中国股市很好。股市就是一块地,我就是农民,这个地自己在那儿待着就行了,我特别不赞成救市。我不太明白,中国股市一会儿在天堂,一会儿在地狱,就不在人间待?所有的围绕着与股市有关的主体,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个人投资者,包括监管层,它的中心工作理念应该是使得中国股市拥有内在的自我平衡机制。

李曙光:中国股市是情感市、政策市。情感市,缺乏理性的投资者;政策市,政府更多地想怎么去让股市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走,没有想到按照市场的规律在走。理想的股市应该是一个理性市,更多地增加理性的成分,少一点情感市和政策市。

 

新股发行仅仅是控制数量吗?

周正庆:股市低迷的时候,证券主管部门一定要控制新的股票发行,因为继续发新股会促进低迷。不是说一只不发,比如说原来准备发十只,股市情况不好,少发一点。我主张证券主管部门一定要控制发行数量。

刘纪鹏:今年上半年新股发行的规模才发了700多亿,这是近五六年以来最低的。尽管新股的数量仍然多,但上的都是小盘股。为什么大家对新股发行反应这么强烈?停止新股发行了,股市就会上涨吗?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现在已经恢复到12000点了,香港也重到两万点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危机,比10年以前还低呢?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恐怕还不能从新股发行中去找。

龚凯杰:我觉得IPO不能停,但是一定要有质量。2008年我正好在做一家公司的PE,但最终还是放弃了。那年我还看了好多家企业,结果都PASS掉了,觉得都有问题。但是到2009年、2010年,这些有问题的公司居然都上市了。这些公司是怎么通过发审的?这样的新股进入市场肯定是有问题的。

牛长卫:举个例子,我不知道中石油是怎么发行的,上市发行价是17元,但到了二级市场就变成了48元,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市场价9元,套死了一大批原始持有者。这个上市发行价有问题。新股为什么可以定这么高的价格?如果任由这种稀里糊涂的定价继续存在,则悲剧还会上演。

  《证券法》一定要有可操作性

刘纪鹏:第一部《证券法》出台,主要是控制机构风险,禁止国企炒股、银行违规入市,对市场经营主体要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管理。但是该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强调不够。无论从证监会的权力的行使上,还是对市场上黑庄、黑哨、黑嘴、内幕信息等的打击上,法律上体现不够。修订后的《证券法》赋予证监会不仅有责任追究,而且可以先冻结资金的权力。但是这些都是在银广夏事件发生之后,才在修订后的《证券法》里边规定的。

李曙光:修订后的《证券法》还是细节的规定不多,操作性不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些政策性的宣誓比较多。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目前立法机制严重跟不上市场发展,我主张《证券法》两年修改一次,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可诉性,另外,要把国外一些比较好的证券市场法律经验立即借鉴过来,整体法律环境要加快变化。

周正庆:修订后的《证券法》专门用一章讲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其中规定,凡是违背证券法规、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要予赔偿,而且连金额都写上了。这次修订以后,对保护投资者,对赔偿的责任和法律责任,都作了规定,跟上一部老法律有很大的不同。但因为《证券法》是一个大法,在内容上肯定不会很具体。《证券法》只能提一个原则,提一个大体的方向,怎么解决呢?执行《证券法》还应当搞条例,监管部门要搞执行细则。

演播室的灯光将嘉宾和观众们的脸照得格外亮。场内嘉宾对后市看法比较乐观,但场外多数投资者的心难以亮堂起来。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低迷势态短期难改,但更重要的则是阳光无法完全照亮中国的资本市场。

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公平竞争。一股独大的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者得不到严惩,这些犹如寄生虫一般侵蚀着资本市场的肌体。我们欣喜地看到,监管层已开始清理这些积弊。我们希望这样的执法持续下去,让投资者切身体会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林肯说过:“尽管我走得慢,但我从不后退。”与其让资本市场重蹈暴涨暴跌的覆辙,不如让投资者在健康“慢牛”的行情中稳步地得享回报。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