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摩托罗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辰越实习生徐娅|北京、南京报道

5月,摩托罗拉以不错的身价“嫁”给了谷歌,不过,还没尝到“嫁入豪门”的甜头,摩托罗拉就迎来了一场“腥风血雨”。

8月13日,摩托罗拉移动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4000人,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20%,其中三分之二在美国之外进行。预计在中国将会裁掉1000人,主要涉及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五大地区。

  强行“分手”

这次裁员的重灾区在北京,要裁掉的700人集中在软硬件开发部门。

摩托罗拉北京分公司研发部张晓杰(化名)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讲述了他和其他被裁掉的同事这几天的“斗争史”:“8月13日收到邮件之后,开始有同事一个接一个被领导‘约谈’。领导说裁员是总公司的意思,领导办公室有一份裁员协议,里面的条款都是‘不平等条约’,没有一条可以商量,也不能把协议拿回来看,只能看完了签字,并且必须在一天之内签字解除劳动合同。他们还很强硬地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不肯签字,过了一天的期限,公司也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前一天还在开开心心地上着班,第二天就被通知不需要他们了。张晓杰和同事找到公司。“我们要求单位出示劳动部门的裁员备案,他们开始时说我们无权过目。按照《劳动法》,通知裁员前,应该给全体员工开会或先和工会沟通,才能到约谈这一步,然而这个步骤跳过去了。我们要求找工会了解情况,公司就派了一个我们都没怎么接触过的人来解释。有同事去朝阳区和北京市工会查询,公司在册登记的工会主席根本不是这个人。公司连出来给我们解释的工会主席都是假的!太过分了!”晓杰说。

记者了解到,在被约谈的人群中,还有一些是孕妇及哺乳期员工,这有背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仅如此,让大家没法接受的还有,单位的补偿措施是‘N+2’倍月平均工资。N是工作年限,但有一个特殊情况是,摩托罗拉去年刚拆分过,这次接到裁员通知的同事中很多人工龄都超过了10年,但由于拆分,很多人的工作年限都是从去年开始重新算过的,而且根据‘协议’,如果不立即签署解约合同,还会少拿到两个月工资的补偿。”晓杰告诉记者。

8月17日一大早,北京摩托罗拉中国总部门口聚集了很多被裁员工,晓杰他们举着横幅:“反对暴力裁员,要求平等对话!”“用我专利、杀我兄弟!”“兄弟,冷漠,你就是下一个!”

8月20日,晓杰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应。他们收到了一封来自管理层的邮件,邮件里修改了原来的“N+2”赔偿方案,又增加了一笔钱:截至最后工作日的住房公积金将全额发放;针对员工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公司按照员工的工时工资数的300%支付现金补偿。有人粗算过,新方案比最开始的方案多了三四万块钱。当然,具体数字因人而异。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是,8月21日中午12点是签署解除劳动合同文件的最后期限。过了这个期限,摩托罗拉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婚”未“离”,先帮妻“相亲”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上海摩托罗拉研发中心得到消息称,上海的研发中心、售后支持部门以及配件部门员工面临着全部被裁掉的风险。一位上海研发中心员工说:“很多人都是大学一毕业就在这里工作了,对公司的感情很深,这么突然地裁员,不但伤钱,还伤感情。”

南京的软件中心则直接面临被关闭的命运。

8月19日,摩托罗拉中国区、亚太区高层飞抵南京,次日与工会及员工代表谈判。这是公司第一次告知南京的工程师,裁员已成必然。这场员工都盼望已久的会面,却没有达成任何解决方案,公司只是要求员工代表提出诉求,带回去研究,而对于员工提出的给予书面的裁判理由,却未作出任何回应。

老乐作为员工代表参与了整个谈判过程,“公司知道员工不满意,让员工提建议。”一同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另一位资深员工王宇飞,“公司没有走裁员流程,偷偷摸摸和员工协商解除协议,下午公司居然找了些公司来做招聘会,非常可笑,一方面还没正式通知员工裁员,一方面让竞争对手到自己的地方来招聘。还美其名曰为员工考虑,实际都知道是力逼员工早日签字。”

王宇飞告诉记者,“部分员工认为公司是好意,认为裁员毕竟对公司影响大,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但从现场看,比较冷清,只有六七十人投简历。一方面招聘公司名额少,有临时拉来凑数的感觉;另一方面,很多员工心理上还不大能接受。”

另一员工代表施小磊(化名)就认为这是资方搞的把戏,“这是严重地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意图不外乎有两个:第一,赶紧找份工作,分化劳方;第二,劳方不是说没提供就业机会吗?我给你们提供了。”

虽然摩托罗拉把猎头请到公司办起招聘会,爱立信、中兴、华为、朗讯等七八家知名IT公司都在其中。但这场公司特意安排的招聘会并不成功,甚至成了一场笑料。然而公司对此热情不减,老乐转述公司回应:“会让更多的单位过来招聘。”

截至8月21日,员工代表与摩托罗拉移动谈判没有任何成果。王宇飞说,员工的要求是,“能不能暂时不关闭南京软件中心,希望延期12个月,给员工一个缓冲。”摩托罗拉移动回应称中国总部不能作这个决定,没有这样的权力。但承诺问一下美国总部,并在次日答复员工。

“资方想通过钱快速解决这件事,但劳方想有个缓冲,为了再就业。”王宇飞说。

当所有员工及其员工代表都觉得事情还是可以协商的时候,事情并没有像他们期待中那样发展。8月22日下午3点40分,记者从王宇飞口中获悉,谈判破裂了。

“大部分员工和公司签无期限劳务合同,公司也不想走法律程序,直接找员工协商解决。其实也没有什么协商,拿出协议,直接签字。”王宇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南京软件中心应该不会留,直接关掉”。

“如果员工不愿意跟他们谈,他们就只能找员工代表,如果员工很容易就签字,他们也没有必要找员工代表了。”作为员工代表之一的王宇飞,现在除了等公司找他外,别无选择。

记者联系到了摩托罗拉移动中国区产品公关经理司轩军,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司的领导层,对于被裁员工的反应,非常理解,公司也在尽全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包括给予他们高于法律规定的补偿额度,以及给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帮他们渡过难关。

 

  “婆家”本无诚意?

如此折腾,谷歌唱的哪一出?这成为业内专家讨论的热点。

当初摩托罗拉“嫁”给谷歌时,很多人就怀疑,谷歌只是想要摩托罗拉的专利,作为一个做操作系统起家的“后来者”,谷歌在专利技术的积累上,远不及摩托罗拉这样的老牌手机巨头。而摩托罗拉又刚刚结束了一轮对苹果的专利诉讼,这更让大家怀疑谷歌是在拿摩托罗拉当枪使,“醉翁之意在专利”。

在吞下如此大的一家公司之后,如何消化成了最大的问题。按照摩托罗拉新任CEO丹尼斯·伍德塞德的说法,这次裁员目的是调整公司的业务模式,改变以往的机海战术,转而选择每年只推出几款精品的战略。

“这不禁让人觉得,他们是在学iPhone的模式。但这样照搬显然不会取得竞争优势。摩托罗拉和苹果本来就没有可比性,作为老牌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在产业链上布局很完善,世界各地都有研发中心、工厂以及销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以及支持系统,这种配置适应的是大规模地推出新品,并且尽快上市。如果学习苹果的‘精品’路线,这一大套产业链布局,就会进入消耗大于产出的烧钱状态。谷歌并没有想把摩托罗拉经营好,而是想通过摩托罗拉改善自己硬件设计制造能力不足的缺陷,也可能是为了后者的专利。更要命的是,我从摩托罗拉得到的消息是,摩托罗拉打算明年下半年才开始推新品,到时候,如果新品卖得好还罢了,如果大家不买账,是不是谷歌又会换玩法呢?”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这样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

“相对于裁员,我倒是觉得谷歌如果真的想靠摩托罗拉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给予软件上的支持倒是比较好的一个办法,你看,摩托罗拉推出的智能手机,其实从体验上比同行都不差,甚至还好很多,唯一欠缺的地方就是软件,应用商店的应用很少,如果能在软件上给予支持,也许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说不定。”李易补充道。

“裁员归根结底还是瞬息万变的手机行业格局变动造成的。无论是裁员,还是改变组织结构;无论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改变。最终这些前巨头都是被苹果、三星这样的巨头逼的,不改变,就得死!”知名通讯产业观察家王煜全一语中的。


  裁员的手机巨头们

诺基亚裁员

昔日全球手机老大诺基亚不得不靠裁员来应对颓势。6月15日,诺基亚宣布对公司进行重组,将在2013年底裁员一万人,诺基亚高层大洗牌,有三位高管离职。

诺基亚宣布将在2013年底前在全球裁员一万人,并计划关闭位于德国和加拿大的设施,以及关闭位于芬兰的生产设施。诺基亚希望借此来削减16亿欧元的支出。诺基亚中国区此次也将受波及。

RIM裁员

6月29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RIM公布了201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RIM公司在这个季度巨亏了5.18亿美元,营收同比下降43%。为了挽救公司的颓势,作为公司重组的一个重要部分,RIM的总裁兼CEO托尔斯滕·何因斯(ThorstenHeins)宣布将在本财年内全球范围内裁员5000人,据了解,RIM目前全球员工总数16500人,裁员人数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索尼瑞典手机工厂裁员

8月22日,索尼公司宣布准备在瑞典手机厂裁员,最多1000人。

8月初,索尼将2012—2013财年的盈利预期下调。索尼CEO平井一夫(KazuoHirai)正努力改变公司命运,但压力巨大。年初,索尼以10.5亿欧元从爱立信手中买下索尼爱立信股份,并更名为索尼移动。

今年4月,索尼曾宣布在隆德研发中心裁员149人。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