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隐性福利

【暧昧的隐性福利】它可以是一块普通的香皂,也可以是北京闹市区的一套住房;它可以是“留住人才的法宝”,也可以是“赤裸裸的腐败”;它常常不合理地存在着,你却不能简单地否定它——“‘空饷’,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维护这个体系(官员体系)稳定的一种隐性福利。”公务员、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隐性福利”,近年来屡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每一次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或质疑。(本刊32期封面文章,本文刊发后,引起全国各地群众广泛热议,更有许多热心读者专门撰文探讨隐性福利症结与解决措施,特选择其中三篇与广大读者分享)

(湖南读者)李冰洁:隐性福利已经泛滥成灾,如何遏止隐性福利的滋生蔓延,已经时不我待。

不管是因何缘故,隐性福利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权力运行不阳光,说白了,隐性福利主要从“三公”或变相从“三公”经费中跑掉了。因此,要防止隐性福利泛滥,必须堵住“三公”漏洞。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三公”开支“晒”在阳光下,权力才不敢擅自给自己及部下滥发福利。

事实上,除了军事和外事活动,有什么“三公”消费不可以“晒”在阳光下?隐性福利之所以泛滥,因为它隐藏在其他开支当中,看不到,也难以发现。如果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三公”消费事无巨细都彻底“晒”在阳光下,而且公民可以上网查寻每一张发票,发挥公民的作用和力量来监督,谁敢在“三公”消费中加塞?

(湖北读者)郭文婧:公众之所以关注或质疑隐性福利,不仅是因为隐性福利没有大众化,更是因为隐性福利特殊的寄主。隐性福利,在市场机制下,不合理、破坏社会公平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更见鬼的是,社会大众却要为这种隐性福利埋单:我们需要承受比美国还高的油价,需要面对时不时的税费、电费涨价,需要面对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的现实尴尬……

隐性福利必须整改,但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而最直接的,就应该是从分配改革入手,以同工同酬、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可控的收入分配模式,辅以完善的法律制度、最大程度的透明化、严格的稽查和及时的审计,在规范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同时,彻底消灭隐性福利。

(河南读者)张枫逸:不怕隐性怕不公。去年,阿里巴巴公司推出30亿元的“iHome”无息置业贷款计划,帮助员工安居乐业,投入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一揽子解决员工子女的学前和小学教育问题,对此社会舆论不仅不觉得有何不妥,还盛赞其富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回馈社会。

相比之下,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隐性福利每次曝光,之所以会引来公众的质疑,深层次原因恰恰是隐性福利造成的社会不公。

为什么人们对有些隐形福利“羡慕嫉妒”,对于有些就只剩下“恨”,这提醒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消除隐性福利,而是消除福利不公。隐性福利的问题根源,就在于政策、制度之内的正常福利不够清晰明确。只有将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各种收入,特别是公职人员的全部收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于违规滥发福利的问责明确、到位,我们的职业福利才会发得清白,拿得安心。

【“天价酒”的不散盛宴】高端白酒价格十年里一路狂奔,仅从去年5月到今年1月,价格每月涨个百八十元,制作标签都来不及,干脆手写。十年来,高端白酒如同登上了一桌永不散席的盛宴,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宏观政策如何,市场波动如何,白酒消费都一直勇往直前,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本刊32期特别报道文章)

伪低碳主义者:限价也不必,谴责也多余,如果只是民间纯奢侈品消费,商业行为、市场调节,无可厚非。只是有一点疑问,有公务员上桌的饭局,喝价值几何的酒、吃价值几何的饭算是贪污浪费?算是受贿?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清风菊影:这价位?可考虑用纯金做酒壶酒杯包装后一起卖!

砍山刀:其实高价酒的销售渠道大多为官场,花纳税人的钱不知心疼,正是:官府一席酒,百姓十年粮。大嘴吃四方,每日赴宴忙。

老杨1366:让他们去炒作吧,这与我们百姓无关,我们只关心中低端酒安全不安全,哪个部门能告诉我们是安全的,我们百姓就很幸福了。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