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其人

 

黄铁鹰

我是1988年到香港华润集团的,记得在集团企发部上班的第一天,见到了个子不高、腰板挺直、说话急促并带着山东腔的30岁的宁高宁。当时华润集团企发部人很少,宁高宁几乎是唯一的兵,他是1986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加入华润集团的,而我来了之后,成了宁高宁的兵。

后来,高宁成了总经理,我成了副总经理;再后来,他成了华润创业公司的董事长,我成了华润创业公司的总经理。之后,他当了整个华润集团的总经理和现在中国粮油集团的董事长,我跟不上了,就离开商场跑到北大来教书。

十几年来一直当宁高宁的手下,并不是完全心甘情愿。开始曾想过他就是比我早一年到香港,否则可能就是我的手下。后来这种想法没有了,相反,我对他做人和做事的魄力与气量、带有国际视角的战略眼光,特别是那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忍辱负重且不失原则而能达到目的的能力极为佩服!

记得1989年,我和高宁去意大利与老外谈合作,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到了意大利换西装会客时,却发现衬衣没带。天性节省加之囊中羞涩,特别是对西方服饰文化一无所知的我,急中生智地在T恤衫上打了个领带,外边再穿上正式的西装。我丝毫没有为这种打扮感到尴尬,可是在美国生活过三年,在香港又待了两年的宁高宁不应该不知道这种搭配不合规矩。然而,他竟没说一句话,而是挺着胸,带着我这个穿着极端不伦不类的下属拜会了从家具到服装、从皮鞋到丝绸等一系列穿着入时的意大利商人。

很多年后,每每想到此事我都忍俊不禁。可是如果我是他,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那样“视而不见”。当我做了很多年领导以后,才知道正是这种大智若愚的“视而不见”,才能让不完美的下属做到“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摘自本书序言)

 

  书架

《一的力量》

作者:梅尔达德·巴格海、杰姆斯·奎励杰

出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定价:46.00元

越来越多的组织发现,他们可以像任何东西,比如一袋马铃薯,一座金字塔,或是一些小团伙的拼凑。唯独不像一个整体。《一的力量》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药方。

  《从报表看企业》

作者:张新民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6.00元

作者从管理者视角出发,从战略、经营资产管理与竞争力、效益和质量、价值、成本决定机制、财务状况质量、风险与前景等八个方面入手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透视。

  《不懂流行文化就不要谈创新》

作者:格兰特·麦克拉肯

出版:南海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是什么让苹果、耐克、可口可乐、宝洁如此成功?因为他们一直走在流行文化的前沿!聪明的企业知道如何去发现和创造潮流,独享领先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与赞美。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