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尽管中国的自主品牌目前还不能对跨国车企构成威胁,但后者已经在开始防微杜渐。

张志勇

最近德国一家媒体的报道被中国媒体援引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家德国媒体称,中国一汽集团侵犯了大众汽车四项专利技术,大众正在为此进行相关情况的审查。

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不是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吗?双方不是在数月之前还签订了继续合资的协议吗?怎么突然之间就反目成仇?

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并不是一方利益使然,而是双方互有需求所致。

但是,当中国的一些自主品牌车企逐渐在市场中不断扩大产销规模时,中国对于自主品牌的崛起有了更多与以往不同的看法。

发展自主品牌,以壮大中国汽车产业成为政策特别强调与鼓励的主要方向。而中国社会对于“合资换技术”失败的质疑也越来越强烈,合资公司模式日渐遭遇质疑,合资公司存在的必要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跨国公司也日渐将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作为未来的竞争对手,尽管今天这些自主品牌还不能对他们构成威胁,但是他们已经在开始防微杜渐。

此前,通用汽车公司CEO艾克森就对媒体表示,不会将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拿到中国的合资公司上海通用。这就隐含着警惕中国的合资伙伴上海汽车的意思。

目前,跨国公司已经感受到了中国自主品牌的一些威胁。2012年年初,中国政府出台了政府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其中的车型绝大部分是自主车型。这让欧盟商会感觉到了不公平,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这份目录至今仍然没有出台正式稿的原因之一。

 

不过,一汽集团的红旗轿车与其他自主品牌的车型将取代奥迪成为高级领导干部用车,或许将成为事实。尽管奥迪公司已经将重点转移到了私家车市场,但是红旗品牌的发展还是让大众人心里不爽。

对于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通过合资公司培养自己的人才、提升自己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一直是双方都非常明了的事情。不过最近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军调任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或许让大众公司感受到了利益的伤害。张晓军到一汽轿车任职,恰恰是红旗品牌将成为高级领导干部用车之时。

跨国公司通过合资公司获得的利益与好处一直要多于中方,是因为合资公司免费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品牌的推广,而品牌意味着未来的市场。但是跨国公司从来不提这一点,他们不仅不提自己在合资公司中获得的额外利益,反而对于中方通过合资公司寻求自主品牌的发展严加限制。

德国媒体此时曝光一汽集团侵犯大众公司知识产权,绝非偶然。大众公司的用意或许根本不在于将来是否将此案诉诸法庭,而是希望能够在合资公司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这件侵权案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事实真相的说法。

但是,如果合资双方都将合资公司作为利益的提款机,而不注重合资公司本身发展的话,那么合资公司存在的意义会有多大?

合资公司的存在,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帮助跨国公司的品牌阻碍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如果自主品牌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合资公司模式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随着合资公司中双方矛盾的日渐加深,合资公司也许是该讨论一下存留的必要性了。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