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深人士暴军卿吐槽“选美”乱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韩文

从“国际小姐”重庆赛区三甲到“环球小姐”海南赛区三强,再到“环球比基尼小姐”山东赛区冠亚季军出炉……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式选美”终于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引发信任危机,招致群情激愤,骂声一片。

近日,行业资深人士、亚洲模特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暴军卿针对各地相继被曝“选丑”之事,向《中国经济周刊》独家披露了国内泛滥、混乱的选美赛事内幕。

  冒牌“世界大赛”逐级分包

在暴军卿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份“第52届国际小姐分赛区招商方案”。在方案核心部分,记者发现,各省份一级区域如承办分赛区赛事,需向××传媒交纳承办权益费60万元。

在暴军卿看来,就是这种承办权益费才使国内的选美大赛偏离了发展轨道,而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前些年,按国际惯例,正规的大赛不但不向分赛区收承办费,还会给分赛区承办方一定数额的运营费。”暴军卿表示,“如果分赛区交纳了承办费,就需要在当地寻找赞助商,假如赞助商想让自己的人拿奖,你能拒绝吗?”

国内目前每年有大大小小的模特赛事、选美比赛近300个。这其中可谓鱼龙混杂。除世界小姐、环球小姐、世界旅游小姐等一些国际权威性赛事以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中国超级模特大赛等国内权威比赛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拉大旗做虎皮的“冒牌货”。国内的一些机构到境外注册,冠以“环球”、“国际”、“世界”、“亚洲”等诸多“大品牌”,然后在国内进行招商运作。

高昂的承办费与运营费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分赛区主办方最终会向赞助商献媚,甚至作出“潜规则”许诺。

此前,“世界时尚小姐大赛”广西分赛区一名参赛女生曾在微博爆出主办方的“潜规则”要求,许以“广西十强”中的一席为回报,甚至直言是“潜”给“几个重要的赞助商和领导”。

 

比赛缺选手,模特忙“跑场”

一面是选美比赛的泛滥,另一面却是参赛选手的“稀缺”。如同一家云集了众多品牌的大型商场,专柜林立而顾客寥寥。在暴军卿的印象中,国内很多模特、选美大赛,尤其是分赛区的比赛中,参赛选手几乎都是同一拨人。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受传统观念及选美风气不正等因素影响,报名者极少。而担任救场角色的选手往往是来自各大学的在读学生,或是专业模特培训学校、模特经纪机构的职业模特。

“一般上半年的比赛较多,经常会出现模特‘跑场’的情形。承办方会象征性地给一个奖项或给1000~2000元的车马费。”暴军卿说。

暴军卿还透露,不仅是分赛场的比赛,即便是国内举办的许多国际性赛事,只要有外国选手参加的,80%都是从模特经纪公司雇佣的。

“从某种意义来讲,现在的选美比赛有娱乐大众的意思。首先是名头很响的比赛可能是国内某个人或公司在境外注册的;比赛选手可能是请来救场的;评委可能是拼凑的;奖项可能是内定的。都不太真实,像个乌托邦。”从业十余年的暴军卿对现状非常担忧。

监管的空白地带

哪些机构具备承办选美比赛的资格?哪些部门负有监管选美比赛的职责?选美的流程与评判标准该由什么组织来制定?什么样的人具备选美大赛评委的资质?

直到现在,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并不明朗,“选美江湖”还处在乱世混战的真空年代。各类赛事的停办,大都是由于主办方难以为继而主动退出,很少有赛事是为官方查处而停办。

暴军卿表示,现在承办国际比赛中国赛区以及省级分赛区的主办单位大部分是各地的文化传播公司,而大多数公司的工商登记中是没有“模特、选美赛事承办”这一经营内容的。从严格意义上讲,都属于超范围营业。

选美比赛除了与工商部门关联外,暴军卿认为,至少还与税务、物价、公安、文化等部门相关。主办单位要拉赞助,颁奖晚会要卖入场券,还需要公安、安保等单位保障现场安全等等。

由于监管部门缺位,选美大赛的主办单位几乎不受任何门槛限制,只要肯花钱,你可以买一场赛事的省级承办权,甚至是中国赛区的承办权。随后你就可以“批发”到“二级代理商”,从中渔利。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各级承办单位只对经济效益负责。

“相对而言,一些国家级的赛事还是要讲求获奖选手质量的,这是关系到国家形象与民族感情的。”暴军卿并不否认还有行业楷模,但他同时坦承,“在一些省一级的赛区问题会多一些,各地的选美活动因为运营机构利益为重、缺乏监控、专业性不足、不公开等特性,加之评选结果与公众预期差距大,于是‘黑幕’、‘潜规则’、‘拼爹’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暴军卿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关注这一行业,清除痼疾、正本清源,真正让中国的选美大赛健康、稳健地走下去,让东方之美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颇多诟病的选美大赛亦使赛事主办地公众“很受伤”。第52届国际小姐中国大赛重庆赛区总决赛落幕后,重庆人认为三甲选手伤害了“重庆美女”的名片。

2012环球比基尼小姐大赛山东赛区发榜后,山东人戏谑,众网民质疑。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