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货币“直航”今年成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赵磊 实习生谢超︱上海报道

来大陆发展多年的台湾人谢礼黛在上海管理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她本人因工作和生活的原因,经常从上海直飞台湾。“随着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在大陆工作,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若能签署,会为个人在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汇款存款上带来不少便利。”

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正式兑换始于2008年5月21日,台湾“立法院”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8条,开放人民币在台湾的兑换,以人民币为计价,2万元以内可以在台湾直接兑换。

2008年11月—2010年1月,台湾当局“行政院金管会”共核准15家台湾的金融业者在香港的分行可以承作人民币的存款(包括支票存款)、兑换、汇款与人民币融资的业务。

2010年7月13日,台湾“央行”会同“金管会”修订《人民币在台湾地区管理及清算办法》,两岸可直接透过香港对口单位,进行人民币现钞抛补。

2012年6月27日,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开业。7月10日,台湾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前者作为首家在台湾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大陆商业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后者则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龙头银行。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说,“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的设立,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李礼辉所言之“大事”,有着这样的注脚:这两家呼声极高的“清算行”相继开业,意味着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已为期不远。两岸货币“直航”有望在今年实现。

7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致函中国人民银行询问此事进展,央行方面表示,对此暂不予回应。

  “两岸货币交流处在幼稚园阶段”

2008年,两岸直航启动,谢礼黛是最早享受直航便利的那一批台湾人之一。她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以前在台湾消费不可以直接刷中国银联卡,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把2万元人民币兑换成新台币。

2009年8月,台湾财团法人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与中国银联合作,率先开通银联卡在台湾的商户受理,创两岸金融合作之先河。同年11月16日,两岸签署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三项金融监理合作了解备忘录(MOU)。

如今,对个人货币兑换而言,在台湾使用银联卡已很方便。据公开资料,截至2012年,中国银联卡在台湾的使用范围已经超过五成商户(POS)和八成取款机(ATM)。

即便如此,两岸的货币交流仍进展缓慢。台湾《工商时报》2012年7月5日刊文称:“如今台湾与大陆的货币交流仍然处于幼稚园的阶段,加速金融互动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两岸同根同脉,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可达成共识,主要阻力来自政治隔阂”。

 

两岸货币清算将很快有结果

“两岸互设货币清算行对于银行业来说非常期盼。”台湾土地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郭常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进行大宗货币结算时,‘人民币—美元—新台币’这一流程就可以得到简化,不要让美金再赚一手。对于商企来说,如果新台币、人民币在台直接兑换,有助降低贸易厂商的兑换成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

“按照目前的进程,两岸货币清算业务应该会很快有实际成果。我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协议签订,有较丰富的政策经验。”朱宁说。

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近日公开表示:希望能赶在暑假前完成协商。不过,“雏形已备,架构还没出来,还要具体协商。”郭常龙表示。

根据台湾“央行”此前的规划,如果双方能签订协议,会由中国银行台北分行作为人民币清算行,台资银行大陆分行作为新台币清算行。届时,在台湾的银行就可办理人民币的存款、兑换、汇款等业务,并可望承做人民币相关衍生产品,意味台湾具备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

成立于1946年的台湾银行,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首批受益银行之一。据台湾银行介绍,与其他先期“登陆”的台资银行一样,台湾银行上海分行开业初期,将以大陆台企为主要客户开展外币业务,争取首年获利,并在第二年获大陆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开展人民币业务。未来可以承做的业务包括有:企业及个人外汇存款业务,外币授信业务,企业外币流动资金贷款等以及贸易融资业务和外币汇兑业务。

目前中国大陆核准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只有香港与澳门两地,一旦两岸完成货币清算协议签署,借助台湾银行所扮演的角色,台湾将拥有全球第三个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可直接在台湾境内清算。

中信金控大陆事业总执行长罗联福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台湾是产业中心,因此可成为两个功能不同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而当大陆、台湾和香港的金融产业加强合作,两岸三地可整合为大中华金融圈,有望打造全球最强的金融圈。

 

台湾同胞进军A股?

台湾政治大学殷乃平撰文指出,若顺利推展,不仅金融面上可大举拓展业务,两岸间贸易成本可大幅降低,有利经贸往来更为密集。有台湾媒体认为,两岸清算机制的建立,可以开通台湾民众赴大陆股市投资渠道。

但大陆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财经评论员叶檀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如果开放两岸民众双向投资股票市场,对A股来说是一个利好。但这部分投资只占很小一部分,没有什么影响,影响任何一个股市的,都不仅仅是资金因素。就目前的程度而言,不大可能直接开放个人投资两岸股票。

朱宁表示,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投资大陆A股市场仅是一部分。因为目前在香港有很多相关挂钩A股市场的产品,台湾民众可以借此进行投资。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台商可以直接受惠,在融资方面更具灵活性,有更多的灵活性操作空间。对于大陆银行的影响,正如对台商在大陆一样,会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来源渠道。

但朱宁也强调,台湾作为自由市场,也需要防范国际热钱借此渠道快速抽逃,对此应有足够的准备和认识。

香港受益人民币国际化

香港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首家离岸人民币清算行。深圳的陈伟豪先生,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IT信息公司做编辑,每周至少要往返香港一次,采集最新的消费电子产品和价格信息。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香港的很多商铺店家为了招揽内地消费者,支持银联卡POS机支付自不必说,很多导购人员还可以根据实时汇率接受顾客直接以人民币消费。

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今年6月份曾公开表示,去年香港与内地贸易额2800亿美元,香港银行业就处理了约2万亿元人民币的贸易结算交易,是2010年的5倍。而两岸去年的贸易额其实也达到1600亿美元,但台湾的人民币交易结算业务却是“零”。

如果以此估算,2011年内地与台湾已达到1600亿美元的贸易额,意味着有高达1万亿元以上的人民币贸易结算空间。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