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全球第一的背后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冰︱北京报道

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已经统治了世界艺术品市场两百多年的苏富比和佳士得也依然在继续着他们的传奇:2011年,两大巨头在全球的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合计为115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近一半。两大巨头曾长期垄断全球九成以上的艺术品拍卖交易,到十年前,占比则一直在七成以上。

这种格局的变化,最大的冲击来自中国。目前全球排名第三的拍卖公司是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中国最早的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全球排名第四。这两家公司2011年的成交额均突破了百亿元人民币(约16亿美元以上)。

但成交额不等于影响力。因为随“第一”而来的还有种种关于“泡沫与水分、假拍与拍假……”的质疑。接下来,中国拍卖行主要的学习内容将是如何赢得尊敬和持续成功。

百年生意

1744年3月,一位名叫山米尔·贝克(SamuelBaker)的英国书商准备在伦敦人气很旺的“科芬园”果菜花卉市场出售一批珍贵书籍。山米尔将书籍陈列开来,白天买家可以在这里欣赏和浏览,夜幕降临,山米尔开始主持叫价,不少书商、爱好者和收藏家前来竞投,价高者得,大家对这种“竞价交易”的方式都感到非常新鲜和满意。十天里数百本珍贵书籍总成交额876英镑。

这是“拍卖”作为一个行业的雏形。随后,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苏富比(Sotheby’s)由此诞生。

1766年,詹姆士·佳士得(JamesChristie)来到伦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开设了第一家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公司”(CHRISTIE'S)。

佳士得和苏富比虽有各领风骚之时,但基本上势均力敌,共同主宰着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两者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占有率曾长期保持在95%以上。2011年佳士得全球拍卖及私人洽购的成交总额达36亿英镑(约为57亿美元),2011年苏富比全球拍卖及私人洽购的成交总额为58亿美元。

苏富比和佳士得分别于1973年和1986年正式进入香港市场。“苏富比很早就已看准香港并将其作为亚洲的基地,现在香港已经是亚洲的拍卖中枢,并成为继纽约、伦敦后全球第三个最重要的拍卖中心。”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1994年,佳士得在上海开设办事处,成为首家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国际拍卖行;1996年,又在北京开设办事处。”佳士得亚洲区副总裁、企业传讯及公关部主管蒋璐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中国的法律限制,国外拍卖公司是不可以在中国国内进行拍卖交易的。但是,佳士得几乎每季都会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拍卖预展。”

 

身披第一的“少年”

今年3月,全球最权威的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所发布的《2011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根据Artprice的统计,2011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总收入达115.4亿美元,中国成交总额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比重为41.4%。在全球成交总额排名前十位的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占据6席,由于中国藏家大量购买了张大千的作品,张大千也以5.067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将安迪·沃霍尔和毕加索拉下马而位居榜首,齐白石列第二;成交前十的拍卖公司中,中国公司占了一半;而由中国嘉德拍出的、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成为2011年世界艺术品成交价最高的作品。

一个月以后,欧洲艺术基金会的最新年度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成交额达到461亿欧元(约609亿美元)。其中,中国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

两家机构因统计口径和对象范围有所不同,数据有较大差异。重要的是,中国份额世界第一是共同的结论。

目前,国内拍卖公司的数量也堪称全球第一,全球从事艺术品拍卖的拍卖行有800家左右,中国就有近400家,去年一年就新增100多家。

水分大、问题多

尽管有了漂亮的成交数字,样子也学得十之八九,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一”还需要冷静对待。中国法律对境外拍卖公司的“限入”客观上给了中国国内拍卖公司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也使得国内拍卖公司缺少了按国际化标准规范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目前,艺术品交易领域普遍存在着四大隐患:一是赝品横行,二是关联交易,三是虚假成交,四是迟付拒付。这些隐患制约了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健康发展,理性和诚信这两大市场精神需要引起从业者更大的关注。”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关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拍卖公司拍假或者假拍,不差钱的买家们却常常不付款……各种违规操作、暗箱操作屡屡发生。中国拍卖产业在各种“第一”的光环下,也正在遭受着公信力的巨大挑战。相应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督却一直缺位,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并不健全,而这个市场却还是在混乱中持续膨胀。

“仅2011年下半年,国内就有近百家新拍卖公司入市,这令已经拥挤不堪的国内拍卖行业更加鱼龙混杂。这些新公司很多缺少可持续资源、盈利模式和专业人员,缺乏拍品资源、客户积累和品牌认同。”关予说。

欧洲艺术基金会研究报告的撰稿主编、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学的创始人克莱尔·安德鲁博士也表示,“中国市场的强劲推动力来自于快速增长的财富、充足的国内供应和中国艺术品买家的投资性目的。虽然最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买家都更加谨慎,但中国资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及缺乏其他投资渠道,使中国顾客将大量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替代性投资。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未来将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应付市场过热,以促使市场更稳定、长期地发展。”

“我们很期望日后国际拍卖行能在中国举行拍卖,令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更加百花齐放,让各家拍卖公司能发挥所长,对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以及拍卖行业都会起到积极作用。”程寿康表示。

(佳士得陈彦、欧洲艺术基金会徐晓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