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药该不该纳入医保?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妍|北京报道

如果说戒烟药能帮助吸烟者戒烟,有利于人民生活健康,所以应该进医保,那么伟哥应该进医保吗?整容手术呢?减肥药呢?跑步机呢?

今年4月底,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公开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

这一表态引发了公众的激烈讨论。在央视财经频道《对手》节目的录制现场,媒体观察团和观众纷纷举起反对牌,认为戒烟药进医保为时过早。

病急乱投医吧?很多网友评价说,我国控烟多年却鲜有成效,无奈之下,干脆推行免费戒烟?大棒打不了,就给个胡萝卜,由压力变动力,鼓励戒烟?

初衷的美好显而易见——控烟刻不容缓。根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公布的结果,我国15岁以上的吸烟者高达3.5亿人,占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每年我国因吸烟导致140万人死亡,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

“戒烟药进医保能有效控烟,这不仅能提高人民的生命健康水平,还能缓解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医保负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看来,这笔账无论从社会效益看还是从经济效益看都格外划算。

但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将戒烟药纳入医保是否兼顾了公平,计算了效率?在医保经费有限的情况下,3.5亿人的戒烟负担将何其沉重,如果不能提供额外的经费支持,现有的医保经费会不会被挤占,甚至是拖垮?另外,吸烟是个人不良习惯造成的,是否应该全民为其买单?

甚至很多吸烟者也并不买账,众所周知,戒烟不仅需要生理辅助,更需要心理控制,仅靠戒烟药,戒得了吗?会不会花出去的医保钱打了水漂?

 

烟瘾是一种疾病?

姜垣:吸烟是一种成瘾性疾病,烟草依赖早在1998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靠个人意志戒烟成功率也仅为3%。既然是疾病,就需要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治疗烟瘾的重要手段。

俞红霞:从专业角度来说,考虑列入医保的有两块,一是戒烟咨询,二是戒烟药物,首先要在有咨询前提下才能考虑药物。另外,并非3.5亿吸烟者都需要用药,有些人成瘾非常厉害,突然戒烟会导致不适应症的出现,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必要的药物辅助是很重要的。

王志安:我同意吸烟会引起疾病,但喝酒、肥胖、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可能导致疾病,这些行为也需要外部干预吗?也要吃药并纳入医保吗?我很怀疑吸烟这个行为本身是不是疾病?是否需要服药?我认为戒烟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主观意志,烟瘾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一种成瘾性行为,如果有强烈的戒烟动机,那么戒烟就能成功,根本不需要服药。

王小骞:我认为吸烟不是疾病,而是疾病外延扩大化。吸毒会成瘾,喝酒会成瘾,盗窃也会有盗窃癖,还有洁癖等等,如果都进入医保,那么我们的医保体系将不堪重负。另外,有钱买烟,怎么就没有钱买药戒烟呢?

  戒烟药进医保对控烟有效吗?

姜垣:戒烟药进入医保会减少戒烟者的经济负担。我国有3.5亿吸烟者,如果降低门槛就会有效帮助更多的人戒烟,受益者不仅是3.5亿吸烟者,还有剩下的10亿人的健康。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将烟草依赖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并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获得了很好的控烟效果。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亚戒烟成功的人数已经超过正在吸烟的人数,我相信将戒烟药纳入医保将会有效推动控烟事业的发展。

王志安:我反对把戒烟药纳入到医保。在北京有很多戒烟门诊,但大多门可罗雀,有医生自己也说,前来咨询的人很少,会服药的更少,因为很多人不认为吸烟是病,或者不认为门诊能有效帮助吸烟者戒烟。目前,戒烟门诊也没有完善的回访、跟踪和数据统计资料,所以公众对戒烟药和戒烟门诊的效果是持怀疑态度的,即使免费也很难达到控烟效果。

王小骞:问题的根结在于信息不对等,政府以为戒烟门诊会有利于控烟,但看看戒烟门诊的惨淡经营状况就可以发现广大吸烟者并不买账,所以戒烟门诊业务的推广是否有必要是要打问号的。同理,把戒烟药纳入医保,免费了,吸烟者就会更愿意戒烟了吗?我认为不一定。

朱煦:支持戒烟药进医保有两个假说,第一是戒烟药很贵,第二个是认为想戒烟的烟民怕花钱。但据调查发现,戒烟药的疗程费用基本相当于买烟的费用,如果想戒烟,把买烟的钱变成买戒烟药的钱已经足够。当所有人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都不会在乎花钱多少,所以戒烟问题上观念没有转变,免费与否意义不大。

 

  戒烟药进医保公平吗?

姜垣:慢性病是全球一个最大的死亡原因,我国80%的人死于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癌等,这些慢性病每年会花费我国医疗费用2000多万,这些费用需要不需要医保来担负?而这些慢性病的重要诱因就包括吸烟,所以,如果我们必须要为其买单的话,为什么不在比较便宜划算的预防阶段,让吸烟者戒烟,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几率?在台湾,买每盒烟都含有20元钱的“健康捐”,这个钱被用来补充医保,形成全民保健计划。

王小骞:我认为非常不公平,很多吸烟者已经在侵犯不吸烟者的利益了,如造成二手烟环境污染等。难道不吸烟者还要为吸烟者戒烟买单,承担经济负担吗?我们的医保是全民缴纳的,有限的蛋糕应该用来保障社会最基本的利益,而不是用于解决吸烟者的个人行为问题。我认为可以开辟另外一个渠道,如由烟草公司设立一个基金,不占据现在的医保蛋糕,为吸烟者提供廉价或免费的戒烟药物。

俞红霞:香港每年因为二手烟死亡1324人,中国大陆每年因为二手烟死亡近10万人,所以不能把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利益完全孤立起来,实际上两者利益是相互交叉的,换个角度想,把戒烟药纳入医保,是不是全民受益呢?

王志安:我国的医保制度是无差别医保,即所有人都缴纳的医保,根据收入状况计算同一费率,所以它实现的是基本保障,医保交付的资金是为一种可能性买单,防范某种疾病可能发生的概率,避免因病致贫。但吸烟是明明知道对自己健康有害,还仍然主动实施的行为,从保险角度来说甚至是骗保,怎么能用医保的钱呢?从边际效应来讲,我国还有很多严重的疾病没有纳入到医保中,比如血液透析,很多人每时每刻都等着用医保钱,同样一笔钱,到底救命还是戒烟?

戒烟药进医保划算吗?

姜垣:戒烟最重要的目的是预防慢性疾病,与昂贵的慢性疾病治疗药物相比,戒烟药更符合成本效益,所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把医保钱投入到成本效益好的预防环节去。

李强:在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超过120万,这个数字会快速增加到200万,如果戒烟能让这些人的生命延长10年,那么这10年的生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医保所付出的钱自然也是非常划算的。

朱煦:我认为医保钱花进去,戒烟未必见成效。而且戒烟药进入医保后会大大增加戒烟药的使用量,谁得益?一定是生产戒烟药这些企业,但这种获利和我们的初衷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我认为它是一个既不划算又不公平,而且该得益的人根本得不到益的一个空想。

周平:以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保水平是不足以承担戒烟药的大笔支出的,在欧美一些国家,戒烟药进了医保,但他们的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比我们国家大得多,我国现在医疗投入严重不足,资源紧缺,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应急和普及性药物更应该进入医保,还轮不到戒烟药。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