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总统错误地指责了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赵磊|上海报道

与萨科齐赢得连任的“结果”相比,法国新总统奥朗德的当选,更有可能因政策的不连贯而为欧元区蒙上了阴影。

不可避免的欧元区动荡

当地时间5月6日晚,法国左翼政党——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微弱优势战胜现任总统、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

“法国选民几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选择一位‘社会主义者’,无论其属于哪个党派,”前英国央行金融稳定问题特别顾问、卡斯商学院风险管理教授菲利普-布斯(PhilipBooth)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谈道,“萨科齐几乎从未证明过自己是欧盟所需的激进改革举措的盟友,特别是其在任的最后一段日子里。”

事实上,左右法国政坛更迭最直接的因素,是当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以微弱优势获胜的奥朗德,在胜利的喜悦之后便会直接面对现实的拷问。

舆论对奥朗德的当选显得悲观,因为他在如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方面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持不同观点;而投资者担心这将使欧洲的债务前景变得更为不确定。奥朗德当选的消息刚一公布,资本市场便给予回应:全球股指应声下跌。欧股一开盘即遭遇大跌,希腊股市领跌,跌幅一度达到7.66%。德、法股指跌幅超过1%。

菲利普-布斯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至少在短期之内,奥朗德当选看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欧元的动荡。欧元区已经饱受不确定性之痛,奥朗德的胜利很可能强化公众的怀疑:欧洲领导人就危机应对政策达成过任何一致意见吗?这些政策的执行就更不用提了。”

“假如法国新政府采取的举措最终导致政府债务增加、(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的话,欧元危机将进一步逼近欧元区的核心地带。它将不再是局限于部分外围国家的问题,除了少数经济规模有限的北方国家之外,所有主要成员国都将被卷入漩涡。”他说。

 

奥朗德对长期萧条发出了邀请

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现在已经走到了关键时刻——公共债务仍在持续增加,失业人数已经达到适龄就业人口的10%,失业率已蹿升至12年最高位;公共开支高达GDP的56%;灰色经济活动几乎为官方经济规模的六分之一。

比较萨科齐和奥朗德的执政理念,两者都针对削减赤字,倾向于增税而非减支,然而两人的增税结构却有所不同。

萨科齐的增税方向是提高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并新开征金融交易税等。这一增税思路打击法国制造业以及中小企业;奥朗德承诺削减政府开支,并且想调高对富人的征税,尤其是向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最高收入者征税75%,对中小企业则相应降低税负,以协助政府创造就业,暂停退休制度改革等。

奥朗德针对民众对法国经济和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提出一系列新政,包括提高最低工资、取消原定的开支削减、重振法国制造、注重中小企业发展、针对大企业和富人大幅增税等,与目前紧缩开支的政策主调截然相反。

他强调,单纯的紧缩无助于法国经济增长,应当让政府主动出击,增加公共支出,带动经济增长。但他在竞选中主打社会公平,则被指责为:“对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沉默不语,对如何创造财富及增加竞争性避而不谈。”

菲利普-布斯认为,增加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和债务水平并不能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在实现竞选承诺的道路上,奥朗德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在可怜的就业形势下,重新降低退休年龄、对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家庭按照75%的最高新税率征税等等竞选政策建议,“看起来就是对长期萧条的邀请。”

舆论对奥朗德的政策普遍不看好。极度悲观观点认为:“左翼奥朗德的上台会让法国深陷经济低迷、财政严重赤字、失业率大增、企业凋敝、懒汉成群。”而奥朗德计划对富人征收的超高所得税,将降低法国的经济活力,阻碍法国从危机中复苏过来。

 

“我想在法国新总统的竞选主题之下,他几乎没有采取任何举措的机动空间。法国劳动力市场需要激进的自由化改革,与雇佣关系相关的所有税收也需要进行整体性、大幅度的削减(包括各种直接税收和社会保障税)。后一项要求的实现有赖于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改革,特别是迅速提高退休年龄。”菲利普-布斯说,“在法国,企业为雇用一名普通收入水平的员工所付出的全部支出中,只有50%左右最终落入被雇用者的口袋。法国的税率之高名列世界前茅。”

乐观的论调则认为,“近年来的历史表明,很多左倾政府在现实之中碰壁之后,终将采取有益的改革。有迹象显示奥朗德的团队已经开始进行铺垫。”

在欧盟国家大多数为“中右翼”势力执政的大背景下,今年3月,欧盟2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以实施严苛紧缩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契约”,此项契约的主要推动者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并得到了萨科齐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竞选期间,奥朗德提出的主张包括:反对欧盟最新“财政契约”,推动就此与欧盟委员会重新谈判;主张欧洲央行的职能由单一控制通胀转向刺激增长。

奥朗德的当选也标志着欧洲权力天平发生了变化,重心不再一面倒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市场关注,法德核心会否因此失和,法国有关欧洲前途的政策,可能出现较大“不确定性”。

 

错误地指责中国

在对中国的态度上,奥朗德曾表示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据媒体报道,“奥朗德反对中国经援欧洲,他认为这会影响法国的主权;其次,他把中国当作法国贸易逆差的祸根,声称不接受不可兑换的人民币,这已成为他总结法国经济问题的一个重点论调。此外他也考虑到法国影响力有限,把解决中法经济上的分歧提升到欧洲层面,提议欧洲应对不遵守社保原则和环境保护的产品征额外税,这一建议如果落实,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中国产品。“

菲利普-布斯说:“奥朗德先生对中国的指责建立在错误的理论基础上。中国的贸易盈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超高的国内储蓄率,而且事实上近期正在急剧下降。”

“幸运的是,贸易问题属于欧盟的集体决策范围,所以奥朗德的活动空间极为有限。但是,假如他能成功把欧盟贸易委员替换为法国人的话,情况将变得非常危险。动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一种极为危险的举措。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而言,欧元区的现状为中国更健康、更积极地融入世界体系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窗口,在国家形象和企业的国际化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回报机会。”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