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为何推不动?

宋明霞

我国每年建筑垃圾高达4亿吨,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构成巨大威胁。

“我们是留给子孙财富还是留给子孙垃圾?”早在10年前有识之士就提出这个问题。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费国”。

“如果不想再透支未来,那么就从建筑开始!”4月13日,名城绍兴,500多位钢结构行业人士云集,创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年会最高纪录。助力绿色住宅,推进节能减排,呼吁政策支持,中国钢结构发起总动员。

钢结构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之一,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与传统的钢混结构比,其建筑材料70%可回收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2/3以上,施工占地、噪音、现场用水、用电均减少一半以上,施工工期可缩短30%~50%,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可增大建筑空间使用面积,可以拉动钢铁等多个行业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的重要战略,钢结构住宅当之无愧成为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2011年,国家首次把绿色建筑写进“十二五”规划,鼓励钢结构用于保障房建设,中国钢结构行业迎来了春天。

然而,回顾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钢结构住宅行业发展步履维艰。

据中国金属钢结构协会最新统计资料,在日本、美国、法国钢结构住宅已占到全部住宅的40%,中国不到2%。钢结构在中国已走过30多年历程,为什么没有在住宅领域大面积推广?

“钢结构面临着复杂的认知局面,从大环境看,社会对钢结构住宅有效面积大、施工速度快、品质好和综合造价优势等特性认识不足,政府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从行业看,技术性难题制约了其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一次性投入较高,房屋维护结构、楼板连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从开发商看,短期内获得最大经济收益的目的,使得对采用低碳节能等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在不能形成规模建造量的情况下,造价相对要高”,中国金属钢结构协会会长姚兵把钢结构住宅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点。

日本是民用住宅强行推进钢结构,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由政府推动,行业牵头,大企业带动。建筑的核心价值就是呵护生命,在地震等各种地质灾害频发的今天,生命是最大的民生,外国能行中国为什么不行?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亟待政策支持。国家对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支持不能只停留在导向上,而要出台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产业化推动的技术、经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在产业化推动的科技创新上给予政策支持,在产业化推动的标准规范上给予确立。

目前,我国从事钢结构制造加工、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4000多家,整体规模、装备水平、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宝钢、莱钢、杭萧钢构等企业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已开发建设了一批钢结构住宅小区。只要国家适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结构安全、造价合理、功能完善的钢结构住宅将在我国蓬勃发展。

中国肯定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故事里,把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作为社会责任来抓,着眼民生、着眼未来,留下美好的住宅,才有全新的精彩。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