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出海闯关”

张茉楠

近期,商务部表示,将鼓励在资本总量、人才结构等方面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并给予全面周到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所在国国情介绍,以控制风险。与此同时,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实施细则也将很快出台。中小企业如何下好“走出去”这盘棋无论是对于其自身,还是中国整体战略转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拥有中小企业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转轨国家。然而近些年,我国已经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对依赖于“成本驱动型”以及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而言,价值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小,被淘汰出局的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普遍陷入所谓的“三明治陷阱”。特别是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全球需求端极度萎缩,各类保护主义风潮渐起以及新一轮全球产业洗牌渐趋形成,很多中小企业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到海外寻找商机,或通过绕开贸易壁垒,“闯关”海外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必须学会驾驭全球化,下好“走出去”这盘棋。

首先,中小企业要担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9.2%,跃居全球第五大对外投资国。但另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逐年下降。据统计,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累计共有137家开展了对外投资,投资企业和项目592个,投资额达61.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4%。

其次,采用战略联盟策略进行国际合作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和需求,选择供应链联盟、生产联盟等不同结盟形式,实现跳跃式发展。

由此看来,中小企业寻求突围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利用国际产业链调整、国际分工重组的机遇,积极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全面升级,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攀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化整合资源依然面临种种困境:

一是我国中小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竞争,还要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竞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还没有有效地衔接,无形资产在国外抵押受限。二是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复杂化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迫切需要国家的科技支持。三是中小企业“走出去”仍然是凤毛麟角,并未形成跨国趋势,大多数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缺乏全局性的战略理念。四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打着“环保”的大旗,各类层出不穷的绿色壁垒渐成风潮,增大了中小企业应对的难度。

中小企业“走出去”正成为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合作。在海外布局方面,应该以产业拓展和提升竞争力为切入点,提高中小企业海外布局的效率和效益;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可考虑劳动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要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更适合的投资目的地。在金融支撑方面,可以参照国外经验设立特别金融机构或建立特别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海外融资的便利性。此外,在制度设计上,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最重要的金融支持政策是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放松外汇管制,通过“藏汇于民”的方式实现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