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文化大餐怎么吃?

    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美国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卖出了巨大票房,还不包括形象授权等更多后续效益项目。

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的礼物是阿波罗登月时捡回的一块月球上的陨石,毛泽东告诉周恩来:美国人送我们一块死化石,我们要回赠他们两块“活化石”——两只大熊猫。

40年后,美国好莱坞将电影《功夫熊猫》带向了全世界,两集《功夫熊猫》席卷全球票房,其中中国贡献了8个亿。

中国传统产业面临着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投资前景相当乐观。

一方面是在物质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逐步增强。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总体收入超过130亿,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电影市场,去年仅《变形金刚3》一部影片就在中国斩获11亿元的高票房。

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文化建设并没有与之齐肩并进,当下文化艺术产品不仅有教化作用,还是集体意识的宣泄口。目前,文化产业投资的机会还是聚集在几个较为集中的产业,如果把握得当,将释放巨大潜力。

传媒出版

政策风险中寻找切入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几个文人投资办了一份报纸,名为《专业户经营报》,后来改名《中国农村经营报》,现在名为《中国经营报》。它最初由几个文化人投资,但因为中国政策不允许民间资本或个人投资办报,最后主管部门按当初投入资金加银行存款利息折现给了投资人。《中国经营报》目前一年至少几千万元纯利润,但已与最初投资者无关。传媒国有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独特现象,然而在中国想投资国有传媒风险太大。

但传媒出版业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虽然民营企业不能直接做出版业务,但很多找到合法操作途径的民营出版公司如磨铁图书、凤凰出版等,一年码洋都超过10个亿。电影《山楂树之恋》就是被民营的凤凰出版相中,将书稿打造成当时流行的畅销小说,后来又被拍成电影,现在凤凰出版又在拍《山楂树之恋》的电视剧,一本书可以带来巨额财富。

国有传媒虽然具有政策风险,但也有规律可循,通过分析社会发展的脉络寻找资本切入口,风险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和发展潜力。

影视

要在合适的时间找对人

苹果教父乔布斯并没有在苹果公司赚到很多钱,他的巨额财富来自迪士尼。乔布斯1986年花1000万美元买下了《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的皮克斯公司,打造出《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吸金能力强大的3D动画电影。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公司,其价值比当初翻了740倍。事后乔布斯不无炫耀地说:“我觉得只有文化产业才能够带来如此大的利润。”

投资电影行业,找对人至关重要。国内已上市的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其崛起最初其实就靠一个人——冯小刚。靠一个电影导演成功的公司还有新画面影业,整个公司基本靠张艺谋一个人。中国的影视公司往往有一个导演就够了,不过这个导演要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不然可能血本无归。

在中国每年投资的一万四五千集电视剧中,1/3赚钱,1/3赔本,1/3永远在仓库中无法播出——有的审片时被枪毙,有的粗制滥造达不到播出水准。所以,电影电视是非常畸形的行业,在合适的时间找对合适的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话剧演出

放下身段走入民间市场

中国的话剧市场比电视剧市场还热,话剧的“小众”和“风雅”越来越受到更多人追捧。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水平较一般的话剧也可能场场爆满。投资话剧演出效益可观——以《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为例,演了900多场——绝对小成本,只有两个演员,收益很高。由高水准团队花大力气打造的话剧吸金能力更是强大。

从话剧市场近两年的繁荣能看出文化演出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之前话剧、歌剧等演出一直是“高雅”人士的专享产品,而贴近民间娱乐的话剧一进入市场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归根结底还是多年来文化演出市场的停滞造成的。

经济繁荣带来文化产业的繁荣,在话剧市场,可见一斑。

艺术品

沙里淘金需慧眼

艺术品投资一直是众多财富大鳄追捧的投资方式,2011年上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428.42亿元,较2010年春拍上涨112.7%。不过,这里鱼龙混杂,要在其中淘金还得能慧眼识珠。

曾有人花几百万元仿制了一件金缕玉衣,然后请一群专家评估价值为24个亿,并出具了鉴定证书,最后再用这件金缕玉衣从银行贷出来近10亿元,银行的钱当然最后成了坏账。

艺术品投资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机会。已故画家吴冠中在世时,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买下了他的《交河故城》,1997年的拍卖价格为255万港元,而在2007年保利春拍会上被新加坡买家以4070万元人民币拍得,并且这幅画的限量印刷品当时都卖到每张10万元,现在每张则超过了20万。如今这幅画原作的价格想必更是水涨船高。

艺术品投资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其中水深莫测,面对不明朗的艺术品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文化地产

把“山楂”穿成“糖葫芦”

随着“国八条”等限购政策的出台,地产企业也逐渐步入寒冬。然而还有一块地产投资利润较高——文化地产。

文化地产主要包括教育类地产(学区房等)、娱乐类地产(如迪士尼乐园)、体育类地产(如奥林匹克公园)、景观类地产等。

商业地产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聚集人流量,通过场馆建设等吸引人气到人口少的地方,均衡整个城市的人流量;变生地为熟地,在较偏的地方搞个学校或名人集聚地等坐享这片地区的升值。

文化地产则主要是在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中注入文化附加值,在有限的硬件基础之上添加软件价值,就如将山楂穿起来,做成糖葫芦,卖的就是两个价钱了。

各地支持文化产业投入

2012年,北京市将统筹政府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

2012年,上海市筹备文化产业基金,总规模拟定为30亿元人民币,首轮20亿资金基本到位。

2012年,陕西省将新增5.4亿元共计安排10亿元,设立文化事业发展、文化艺术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三项基金。

2012~2015年,广东省将在原文化建设经费基础上,再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4项文化改革发展重点项目。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