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中国经济周刊》两会报道侧记

       |作为两会指定上会刊物,3期“两会”特刊,28位采编人员组成的报道组,12天一线采访,130个版面,200余篇网络稿件,100余张图片……数字只是抽象的描述,我想说:两会报道,我们在现场!

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面对激烈竞争的新闻同行,我们不敢稍有懈怠——

于是筹谋多时,为记者会上的一次次“垂青”而欢欣,为读者的认可而鼓舞;

于是围追堵截、见缝插针,争抢着对步履匆忙的代表委员提出最关心、最疑惑的问题;

于是废寝忘食、搜肠刮肚,伴着咖啡、浓茶,把零碎的信息酝酿成有价值的报道;

……

我们关注经济重心,也不忘社会热点;我们审视“GDP百亿俱乐部”的成色,也忧心国家贫困县的规划和未来;从教育、房价、医改,到区域发展、改革前景……我们聚焦热点,也触摸冰点;我们立足两会,我们更放眼未来。

新闻不息,奋斗不止——接续两会力量,我们依然在路上。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