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官好不好

 

今年2月,贵州铜仁市委召开干部大会。市委书记廖国勋宣布:贵州省委决定,张政同志任中共铜仁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保留正厅长级)。短短一则消息,网上迅速流传,引起轩然大波!啥原因?因为张政并非一般百姓,乃央视名嘴也。一个电视台主持人,闷声不响,咋噌噌噌一家伙就弄了个市委副书记,还要保留正厅级呢,这官当得也忒容易了吧?其实不是,张政从政,已经有些年头,人早就在央视当了中层干部,几年前就到新疆阿勒泰担任地委副书记了。从新疆到贵州,都是地市级单位,都当副书记,平调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文人从政,这样的例子很多。吉狄马加,著名彝族诗人,曾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前些年,由京城派往地方挂职,一挂就挂了个青海副省长,班子调整以后,改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正儿八经副部级干部,比正厅还高了一级。作家张平,茅盾文学奖得主,以系列“反腐”巨著闻名于世。2008年1月22日,当选山西省副省长,也是省部级干部。

  记者当官,张政还算当得小的。徐光春,若干年前曾是新华社安徽分社一普通摄影记者,先后到新华社上海分社、北京分社,光明日报工

 

作,再经中宣部、广电总局历练,2005年被中央任命为河南省委书记,一干就是五年,使河南省的软形象和硬实力都有所提高,百姓口碑甚佳。杨振武,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从人民日报河北记者站干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鲁炜,曾经的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如今也已担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至于某省市某某总编、副总编,或者中央某媒体驻地方某站长、副站长,到地方担任什么厅长、局长、副厅长、副局长之类,那就实在太多,举不胜举了。

  记者当官好不好呢?当然好。否则,张政他们就不会放着京城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偏偏跑到新疆、贵州那么边远闭塞地方去上班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理论,他认为,人一生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五个层次,从生理、心理、归属、尊重,直到自我价值实现。一个个需求满足了,你这人也就幸福了。时下中国,乃至过去中国,都是讲究地位等级的社会,从媒体记者,到政府官员,从科级处级,到局级部级乃至更高级,人往高处走嘛,这不既光宗耀祖,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吗?何况官做得越大,管的人和事越多,不就越能为更多的人民服务,越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吗?

  说完当官之好,还得说说当官不好。老詹是曾经当过官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曾由经济日报派往河北保定挂职任副市长,干了一年多,坚决回来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当官不好。一是整天忙忙碌碌,会议开了不少,解决问题不多。二是上下关系复杂,谁是谁的人,谁和谁不对付,根本搞不清楚,活得比较累。三是即使坐在台上,也是一旁陪听,真个度日如年,浪费时间……总之一句话,老詹这性格,不适合当官。

  当官这事情,有的人觉得挺好,有的人觉得没劲。这与多年养成的习惯和人生观有关。记者的长处是脑子灵活,善于发现新苗头,勇于开辟新思路,而且大多文字能力较强,如果环境能让他展其所长,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但是,记者在新闻单位干久了,接触面并不广,人际关系处理是其弱项,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处理,远不如地方官员,这些弱点不注意克服,仕途难免磕磕绊绊,行之不远矣。当然,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比如张政,再过些年,正厅级回到北京,升成个副部级,当上中央电视台台长亦未可知,那不又回归新闻单位了吗?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