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再开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中国的核电产业似乎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透露,2012年3月后,核电有可能步入恢复发展的轨道,中国未来将是世界最大的核电市场。

业内据此推测:2012年核电审批或将重启。

  “核电内陆跃进”急刹车

内陆核电潮来得有点让人猝不及防。

2008年的那场冰雪,无情地摧残了我国内陆省份脆弱的能源体系,也坚定了执政者加快发展核电的决心。

冰灾之后,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湖南益阳桃花江核电站和江西九江彭泽核电站,很快成为第一批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即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的内陆核电站。

与此同时,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区也纷纷宣布本省份核电规划,试图通过建立核电站,改变由于能源紧缺给内陆省份发展带来的威胁。

据《国家电网报》2010年7月披露的数据,在中国43个审查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核电项目中,内陆核电站占31个。此外,内陆还有大量核电站规划处在“普选”阶段。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建在沿海。如果上述项目都上马,势必将出现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全国核电以沿海为主的布局也将被打破。

不过,2011年3月11日,日本核事故不期而至,轻而易举阻止了中国核电即将出现的“大跃进”步伐。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的第六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立即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检;立即停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核电站;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

内陆省份核电建设戛然而止。

中国早期的核电站都建在沿海,主要原因是:中国内陆地区人口稠密,一旦发生核事故问题将非常严重;但是国外却不同,法国的核电站很多都建在内陆,美国的100多个核电站大体上也是均衡分布。

适度地在内陆布置几个核电站,成为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考虑的问题。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这三个内陆核电站都已上报到了国务院,但还没来得及批,福岛核事故就发生了。虽然没批,但是国家发改委还是给它们都发了“路条”,允许开展前期工作。

“路条”开出,三个首批内陆核电站已处于“等待”状态。知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在等待《核安全规划》的出台,另一方面,与近期人们对于第三代核电技术安全性的争议有关。

  核电重启再上议程

对于一个核电人,等待规划获批及核电厂建成,大约需要10~20年漫长的过程。

“很多人等不到这个核电厂批下来,可能他都快退休了,做核电是最‘熬人’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核电建厂的要求要比普通设施严格很多,“比如是否处于地震带要找地震局,飞机航线要取得民航局的同意,甚至还要找国防部。所有这些加起来有几十个文件要拿到,之后还要专门组织上百名专家围着厂址,用上一年的时间进行评审。“江西彭泽已经搞了10几年了,那里的很多人都是大学刚毕业就到这个核电厂址进行筹备,等到他退休了,这个厂还没出来。”

近期,不断有核电新建项目审批重启的消息传出。

《中国证券报》2月14日的报道称,目前,由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编制的《核安全规划》已上报国务院,由国家能源局编制完成的《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作为直接参与者,张国宝对《核安全规划》和《核电安全规划》的出台背景了如指掌。

去年福岛核事故发生五天后,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四条”。“当时汇报的纪要里明确,由国家能源局制定《核电安全规划》。但‘国四条’又规定,由核安全局来牵头做《核安全规划》。于是,核安全局做《核安全规划》,能源局做《核电安全规划》,而《核安全规划》涵盖《核电安全规划》,两个规划本身存在交叉,出来之前必须要汇集。”张国宝说。

如果《核安全规划》、《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这三项规划获批,意味着核电新建项目审批重启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消息人士称,这一系列政策程序最快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

有专家预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由南往北,由东往西,越来越多的核电站将慢慢罗列在中国的地图上。中国核电在短暂、适度的调整之后,或将步入黄金时代。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