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为何海外频频遇险?

2月21日,独立不久的南苏丹宣布,驱逐中马合资企业“佩特拉达集团”总裁刘英才;再加上1月29日中国水电工人在苏丹被反政府武装绑架事件,1月31日中国工人在埃及被扣留事件,以及中国在利比亚总价值400多亿美元工程搁浅事件,仅北非一地,中国海外投资遇险之密集已经令人震惊。

当然,中国海外资产的大部分危机都在政府协调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问题在于,想在全球“抄底”的中国企业们,对自己在陌生的海外市场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拥有多大程度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评估?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资本对市场的敏感超过任何其他因素,会对自身的安全负最大责任。质疑大举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似乎有低估其经济理性的嫌疑。

但是,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建筑、能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偏好的投资目的国,并非市场规律起作用的国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与服务的战略取向,也不是利用成熟市场而是更倾向于开创一个市场。

大多数海外拓荒的中国企业,知道却不在乎自己所面对的风险。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在不充分竞争和过度行政干预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对自己在发达市场中的运营能力普遍缺乏自信,却对如何在不完善市场下的生存颇为熟悉。其次,中国市场化进程历时不长,中国企业文化的建构还处于朝气蓬勃的阶段。白手起家的企业精英们,对市场风险有一种百年老店不具备的轻视;同时,中国的企业治理结构也不足以对企业投资风险提供足够的制衡。鼓励冒险家是新兴市场共有的特征,中国则是典型中的典型。

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前所未有之宏大,从另一个侧面看,也前所未有之草率。截至2011年底,中国境外企业已超过1.8万家,员工数超过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2011年中国并购活动相比2010年增长5%;海外收购规模约为429亿美元,收购宗数与并购规模都达到历史新高。即便是“阿拉伯之春”横扫整个西亚、北非,都没有挡住中国企业一头扎进乱成一团麻的危机地区的热情。

我们无法用对与不对简单地评价中国企业的海外战略。但是,能不能准确评估并应对这种风险,则是企业不能逃避的重要责任,在根本上考验着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我们的企业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资本运作能否正确区分政治与企业本分之间的界限?一切不发达市场都是政治主导下的有限开放市场。走进这些市场就摆脱不了和所在国政治圈的觥筹交错。但是,政治是一个不确定的游戏,阿拉伯世界政权的迅速更迭已经警示了中国企业,不是越密切的政治关联就会带来越高的资本安全。跨国企业被打上政治符号能带来正常资本运作带不来的收益,也能带来正常企业遇不到的麻烦。

二、中国企业能否在盈利和员工安全间找到适当的平衡?从巴基斯坦到苏丹,从利比亚到叙利亚,中国的驻外员工们时常工作于战火纷飞之中。海外员工反复遇险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中国员工经常工作于其他国家企业根本不会涉足的工作环境中。低廉的劳工成本和低廉的生命补偿标准,是中国企业如此不谨慎的根本原因。企业冒险家们必须意识到,这些问题不能永远推给国家去处理,海外员工的生命成本也不可能永远如此低廉。当120万海外员工普遍拒绝在类似的环境下工作时,现行的拓荒模式该如何延续?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