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有胆上市,没胆转型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妍 | 北京报道

2月18日,公益慈善组织“中国SOS求助”创始人白一鹏再次陷入被动。10天前,他给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归真堂”)的多名股东发出了股权收购函,并表示给予对方10天考虑时间。然而,10天大限已至,白一鹏并未得到任何回复。

历史再次重演。2011年,归真堂上市第一次引起媒体关注时,白一鹏就曾筹资5000万元意图收购归真堂,阻止其上市计划,但结局是铩羽而归。

为了保护黑熊,“收购”似乎成了白一鹏阻止“活取熊胆”的归真堂上市的唯一办法。但他也没有否认自己想借此盈利的想法,“毕竟是公司经营”。

白一鹏感受到了压力,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承,“成功收购很难。”但他仍坚持着,“我们不会放弃。”他打算继续加码,“与其他股东们商讨一下,争取提出更有诱惑力的方案,如果有必要,我们考虑增资。”

创投:想逃难逃

“如果证监会考虑到归真堂上市争议太多,拒绝通过其上市申请,或许我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和余地来运作收购事宜。”但通过与证监会的沟通,白一鹏失望了。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活熊取胆入药,而且,动物用药的公司也并非归真堂一家,只要归真堂具有国家正规的批文和许可证明,证监会没有理由拒绝审批。

根据归真堂在2009年11月发布的接受辅导公告,公司的主要股东为邱荣辉(法定代表人)、邱海东、邱丽琼等自然人和江苏澄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澄辉创投”)、江苏鑫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鑫澳创投”)等。澄辉创投和鑫澳创投则将归真堂投资项目交由江苏鼎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鼎桥创投”)受托管理。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9月底,鼎桥创投曾联合澄辉创投、鑫澳创投和几位自然人向归真堂合计增资7650万元。鼎桥创投董事长孟建生公开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协助归真堂建设全国性的营销体系,提升品牌价值,争取在2010年实现创业板上市”。

2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联系鼎桥创投归真堂项目负责人张志,“公司花了一年时间对归真堂做调研分析,我们还对中国养熊规模前五位的企业做过比较,我们是看好归真堂的,否则不会投资。”

但现在,归真堂上市“卡壳”了,三大创投公司也身处险境。“不排除创投退出的可能性,因为社会争议太大,即使上市也不能得到理想的回报。”北京清大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林瑞达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创投骑虎难下,上市在即,如果退出,他们怎么跟投资者交代?”创投还是怀抱希望的,“基本没有企业上市前夕创投退出的先例。”但一旦失败,“创投撤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目前,白一鹏等人已筹集了1.2亿元。据他透露,为在归真堂董事会中拥有席位并有否决权,或需筹集至少占1/3股权的资金。

为什么不选人工合成

国家药监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有37家企业生产的熊胆粉和19家企业生产的熊胆胶囊,获得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批号。另有186种其他厂家生产的各类熊胆药品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批号;另据公开信息,至少有10家熊胆药品生产企业的黑熊养殖数量,超过归真堂。但归真堂无疑是撞到了枪口上。

根据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中国区外部事务总监张小海为《中国经济周刊》所做的测算,归真堂上市筹资将主要用于“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和“年存栏黑熊1200头、年繁殖黑熊200头”两大项目。“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一头熊平均一年可生产3公斤熊胆粉计算,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至少需要1300多头熊的胆汁。”

张小海认为,归真堂可以通过转型解决困境。“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熊胆完全可以用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中草药来替代。”

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日前表示,合成的“熊去氧胆酸”完全可以替代熊胆,而且比熊胆更有优势——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稳定。

2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联系到时任沈阳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的前身)测试中心主任王永金,他曾参与最早的“人工熊胆”课题项目研究,他证明,我国的人工合成熊胆产品早已通过临床测试,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

王永金认为,1988年,中国引入流管取胆设备,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福建等地区,“养熊取胆”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如果人工合成技术被推广应用,会有大量农民和养殖户受损,地方政府也会有压力。”

近30年来,人工熊胆项目被一再搁置,直到归真堂上市风波才唤起了公众对于这个老项目的关注。“人工合成的熊胆粉的价格是国内天然熊胆粉价格的2~3倍,这也是归真堂迟迟不肯引入人工合成技术的根本原因,成本太高。”林瑞达分析说,归真堂一直稳居国内肝胆药品市场第一,成本低廉,售价较低,一旦转型,价格优势不再。

必须转型?

“归真堂必然要转型,否则,即便上市成功,今后也后患无穷。”白一鹏认为,国家政策年年趋紧,动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归真堂很难持续发展。

白一鹏介绍,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区一级掌握着养殖决定权。”迄今为止,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宣布不允许养熊业存在,但仍有10多个省份给予了许可。“韩国和越南曾短暂允许过养熊企业的存在,但很快被禁止,中国的这10多个省份是世界仅有的活熊取胆仍合法的地区。”

白一鹏认为,随着归真堂上市争议的逐渐高涨,在“两会”期间,将会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呼吁全国废除养熊业和活熊取胆的建议。“立法生效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立法通过,归真堂将面临公司股票一文不值的风险,股民们可能血本无归。”

2月14日,由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著名歌手韩红、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签名的《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吁请函》,由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送交到了证监会,希望借此阻止归真堂上市,进而在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上呼吁尽早立法取缔备受诟病的活熊取胆业。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