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线申遗,意识形态不是障碍

裴钰

近日,关于四川等14个省份有关单位联合倡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长征路线申遗最主要的障碍是意识形态。

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现当代文化遗产,笔者认为,长征申遗的前景向好,综合的社会和民生收益较大,有利于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其意识形态色彩并非“申遗的障碍”。

其实,意识形态已是世界遗产认定的主要标准,标准第二项“可以表达人类观念的一个转变”,第六项“与有特殊意义的世界或者现行的某种传统、思想或者文学艺术有直接关系”。

世界遗产的根本特征是“杰出普遍性的价值”,“杰出”是个性,符合世遗相关标准。“普遍性”是共性,即遗产的“杰出”具有普遍性。在世界遗产名录中,近代意识形态遗产有三:

1.美国费城独立厅, 1776年《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都在此签署,这两份文件体现了民族独立、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等原则,1979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美国“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俗称自由女神像),其主旨是废除奴隶制度,实现公平自由和机会均等,1984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控诉法西斯德国的蓄意种族灭绝思想,重申人人平等和民族平等,1979年列为世界遗产。

以上例子表明的规律是:一种思想意识,首先在该国历史具备根本性的重要价值;思想的建立揭开了世界现代史中一种“新型政治”时期,承载了自由、独立、平等的普遍原则,其影响力跨越了单一国家的历史范畴。

长征是亚洲近代民族独立运动的典型事件,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中国。长征的价值观诉求,即推翻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人人平等,已经完全符合世遗标准,是我们进行积极的价值建设的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可能由西方国家独占,所谓“意识形态障碍说”是心魔,要努力克服文明话语权的自卑心理,从缩头缩脑和虚无主义,转为积极主动地寻求文明的共识。

长征路线的申报过程是一种文化分享,和其他民族分享自己的文明精华,它比世界遗产的名号更可贵。

2005年起,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红色旅游的利用双管齐下,总体思路是把红色遗产打造成“未来的世界遗产”,按照世界遗产的高标准建设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故居和相关景区。

六年来,我国红色遗产的保护水平国内领先,服务质量最佳,接待条件最好,绝大多数红色遗产和景区为免费开放。预计到2015年,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综合收入至少2000亿元,年均增长10%。

如果长征路线申遗成功,将为红色旅游树立起一个世界品牌,从根本上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以红色遗产为纽带拉动国际交流,推动长征沿线的中西部地区走向全面开放。

红色旅游是以政务培训和接待为主的新型优势业态,申遗成功后的产业增量非常大,但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不必急功近利地计较申遗的成败和速度,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交付申遗表决。

未来十年,我们最重要的是精心细致地做好保护和规划。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