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最懂“和合”的力量

王育琨

【妙语】任正非把目标瞄准巨头,但是从来不放过可以跟巨头和合的机会。或者说,宣战就是为了和合。

任摩逊给儿女起名任正非和任正离,实际是给儿女种下了一颗种子:正即非,非即正;正即离,离即正。不要跟随主流,心里要有主流。离开主流,才可以推动主流。这是一种博大的哲学,在任正非后来的人生与事业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任摩逊的“正非”说,核心就是不流于俗套,有不断超越的心志。“超越自己,改变世界,渴望超越”,被任正非用到了极致。他看穿了,人是注定要被超越的,巨型公司是注定要被超越的,现实既成的一切是注定要被超越的。任正非后来创办华为,走的就是通过颠覆实现与正统和合的路径。后来他还发明了管理的灰度理论,或许也可以在自己的名字中找到某些启示。

任正非的母亲看上去瘦小,逆来顺受,实际上那是一种舍己从人的美德。“舍己从人”,这是太极拳的一个核心理念:不对抗,顺着对手与环境的力道走,在可以转化的地方转化能量。舍己从人,随时随地与环境和合,那是真正的大智慧。人与环境要随时随地和合,心与做事要分分钟相通。这样一种“和合”精神,是任正非遗传基因里就有的东西。

这种和合的基因,是透视任正非性格及其走向的有效罗盘。他的父母向他展示了一种骨子里面的倔强:每一个挑战都内含一抹清明,无论看上去如何困顿迷茫;每一个担当都蕴含慈悲喜舍,无论看上去如何穷凶极恶。有时需要忍受,受了受了一受即了;有时需要出格,唯相机创造方能巩固生命力的根基。

在任正非新近文章《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他把华为的成功归因于“和合”。他不懂科技,不懂营销,不懂管理,从来不敢开会,就是一个劲地往下跑,去看到好的做法和好的想法,就最大限度地在公司推广。他说:“我那时最多是从一个甩手掌柜,变成了一个文化教员。真正聪明的是13万员工,以及客户的宽容与牵引,我只不过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他们的才智粘合起来。”

华为供应链管理堪称一流,精髓就在“和合”。一个螺钉加工厂的女老板看我讲华为案例,她告诉我说,华为对协作商的服务非常周到,不需要任何回扣和通融,为你做管理流程,为你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还为你送管理培训。

任正非对“和合”精神心领神会。2002年思科与华为在美国开战,2005年思科总裁钱伯斯应邀到华为来访问。两个宿敌相拥而欢一时传为佳话。这就是任正非。他把目标瞄准巨头,但是从来不放过可以跟巨头和合的机会。或者说,宣战就是为了和合。

华为发展出的商业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舍己从人”。他从来不惧巨头,因为巨头尾大不掉,不会去关注客户近期的需求。任正非反其道而行之,把目光锁定在客户三个月的需求上,他会集中整体力量,去把握客户的心跳和呼吸,与他们共呼吸,结果最后往往能够把巨头的客户转化过来。

如果说,父亲任摩逊的“正非说”给任正非注入了“渴望超越”的种子,那么母亲程远昭的“舍己从人”则让他找到了超越的途径。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