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备胎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北京报道

在中消协看来,汽车厂商的字典里,或许没有“有备无患”这个词。日前,中消协发出“应配备全尺寸备胎”的呼吁,让许多人第一次关注到备胎问题。

据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重庆消委会”)秘书长罗霞介绍,一位消费者在重庆购买了某高档轿车后,去广西自驾游,路上轮胎出现故障需要使用备胎,这时他才发现,备胎竟比原车轮胎窄了许多。虽然消费者在换上窄胎后找到了换胎的地方,但由于其车型、轮胎比较特殊,当地没有4S店,最后,该消费者只好从重庆空运一只原车轮胎到广西,额外增加了1万多元的费用。

一个极端的案例是,符合原车轮胎尺寸的备胎,在行驶过程中因与原轮胎材质不同的轮辋突然爆裂发生事故,造成驾驶人重伤,其8岁的儿子从车里甩出死亡。

汽车“穿小鞋”,安全吗

《中国经济周刊》从中消协和重庆消委会日前在京联合举办的“汽车备胎消费安全大家谈”上获悉,备受消费者忽视的汽车备胎,其规格、材质与常备轮胎有很大差异,且此现象在很多汽车品牌中存在,备胎安全问题随着汽车消费的增加而开始显现。

中国公安大学交管系道路交通安全教研室主任刘建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备胎存在两种情况:一类是全尺寸轮胎,即备胎与原轮胎规格质量完全一致,可作为正常轮胎使用;另一类是非全尺寸轮胎,即规格、尺寸存在差异的小型备用轮胎。“这无异于‘大脚穿小鞋’。”

“这类备胎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并不能作为正常轮胎使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所副总工程师刘玉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但一些汽车经营者表示,汽车配置非全尺寸备胎是国际惯例。“备胎本身就有不长期使用性,不仅在行驶中有速度规定,而且要及时更换。”广汽丰田售后技术科负责人于淼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备胎其实更多地是从备胎的使用频次、路况的改变等去考虑其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的。“很多汽车厂家是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才会有全尺寸和非全尺寸轮胎的出现。”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爆胎后换上非全尺寸备胎开上几十公里就能换胎”的理想解决方案在某些时候可能难以实施,这也造成非全尺寸备胎在实际使用中面临着种种安全隐患。“目前,我国汽车服务网点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在中西部,存在不少空白区,这都限制了非全尺寸备胎的使用。”罗霞说。

重庆市消委会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八成被访者希望在汽车上配备与常用胎规格、质量安全一致的备胎。但汽车企业表示,全尺寸备胎不一定是最好选择。给汽车配备的备胎使用窄胎,其实恰恰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公司负责产品安全的经理石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备胎之所以比其他轮胎更窄,就是要让驾驶员不能拿备胎当普通轮胎长期使用。”

刘玉光表示:“别纠结备胎到底是全尺寸还是非全尺寸,备胎的耐用性、安全性,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汽车备胎尚无标准

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标准表明,汽车可以配置非全尺寸备胎,但关于汽车备胎的相关标准并不健全。

“国家标准对于备胎方面并没有任何的制作规范和标准。所以厂家在配备备胎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没有一个规范。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标准,就很难确保安全上的要求。” 刘建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但是备胎也是轮胎,不管怎么说,备胎必须符合规格轮胎的国家标准,备胎本身不能存在问题,这是一个首先的前提。”律师蒋苏华说。

“还是要抓紧制定或者完善现有的关于汽车备胎方面的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以便我们在制造、销售的时候,提高它的产品质量,从根源上保证备胎使用上的安全,也便于出现问题以后明确责任。”刘建军说。

中消协、重庆市消委会建议:汽车厂商应尊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使用环境,提高备胎配备标准,统一配备全尺寸备胎。

中消协秘书长杨红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关职能部门应将备胎等相关配件的配置标准纳入到汽车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规范中,以便于更好地规范汽车消费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