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汇率切忌惯性思维

钮文新

达沃斯论坛上,有声音传来:人民币升值还要升,仅仅是速度和幅度的问题。

这话说得十分无聊。请问:人民币升值到什么位置才算幅度够了?什么样的速度升值才算合适?其实,市场最怕的就是给出一个“稳定的方向性预期”,这将导致所有投机资本的青睐,从而形成“越升值越流入,越流入越升值”的恶性循环,直至汇价严重高估,最后就是突然间的大幅贬值。

历史上惨痛的教训比比皆是,或许我们自己距离这个陷阱也已经不远了。不是吗?央行给出的外汇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三个月净减少。为什么外汇储备净减少的情况下,人民币还在升值?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足以对付这样的减少,但未来如何?

我们有必要再提醒一次: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持续存在,会使得现在的外汇储备净流出成为攻击人民币的“药引子”。当这个“药引子”引发更多投机资本介入,甚至引发中国老百姓参与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队伍,那时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根本算不上“多”。我们必须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外汇净流出的状态仅仅是暂时现象,因为中国贸易和资本双顺差格局不会很快改变。但我认为,这是历史上中国长期双顺差的惯性思维在作怪。

从现在的趋势看,央行正在投放外汇,这是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关键原因。希望这只是“击溃人民币贬值投机”的暂时性行为,而不要变成常态。否则,这样的行为将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更关键的问题是:长此以往,将为投机资本明手一套、暗手一套,双吃中国央行留下巨大空间。

历史证明,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央行有义务维系人民币汇率稳定。但是,过程中必须允许双向波动,而不是“固定”,更不是“单向升值或贬值”,更更不是“逆向而动”——该升值时要它贬、该贬值时让它升。

当然,特殊情况下可以短时间地做一下,比如对抗恶意狙击,但绝不该是常态。

春节前后,市场对央行降低法定存准率有着极大的期待,但为什么没有发生?因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外汇现金。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证实:2011年10月,海外预期人民币贬值,国内商业银行也增持了大量外汇资产;到了12月份又反过来了,商业银行把增持的外汇头寸卖给央行,央行购入外汇。

2011年10月份,商业银行从央行手里购买外汇,这意味着央行回笼货币;而12月份,央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入外汇,必然相应投放出人民币基础货币。一收一放之间的差异,势必加大12月份的货币投放。但为什么今年1月份 (春节前)货币市场利率还会突然大涨?这只能说明,央行对今年春节前的现金需求量估计不足。

看到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尽管现在能够看到的“公开数据”有限,但货币市场的交易量和利率变化是骗不了人的。

第867期 总25章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独家看点
当100名“村长”在一起上课村长”在一起上课,他们聊什么
1111
1111
观察评论
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校长进行专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又将如何变革。
1111
1111
顶部